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2013中考历史知识点:八年级下册复习要点(1)(3)


    ()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是否正确?为什么?在后来的实际工作中,这一决定的执行情况如何?
    答:正确。因为八大关于我国主要矛盾和基本任务的论断是在对我国基本国情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做出的,它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虽然这一决定做出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绩显著,但由于“左”倾错误严重泛滥,这一决定并没有长期执行下去。
    、1959—196年,国家和人民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党和政府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答:原因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再加上自然灾害。
    解决:196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过努力,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大跃进”时期,中国许多地方的农民放弃了耕作,上山采矿,建炉炼钢。你认为这样做对我国的自然环境和国民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你能举出涉及环境问题的例子吗?
    答:()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使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没有合理的利用矿产资源,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后果,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出现严重困难。
    例子:森林面积减少,土地荒漠化,白色垃圾问题以及工厂的废气和废水所造成的
    环境污染。
    、如果你有机会观赏到1969—197年,发行的毛泽东主席像章,你知道这些旧物属于哪个时期?你怎样看待这个时期?为什么?这个时期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什么?
    答:()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进步,而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因为“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遭受到破坏,人民生活基本上没有提高。
    ()教训: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逐步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
    人祟拜和个人专断。健全民主与法制,要走依法治国的道路。
    、有人说:“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错误发动的,主要责任在于他,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你怎么看待毛泽东一生的功劳和过失?
    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的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他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对待毛泽东也应像其他历史人物一样,将他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中去全面的客观地认识,看主流、抓本质。所以毛泽东这次犯的错误终究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就他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在“文革”中,他在全局上一直坚持“文革”的错误,但也制止和纠正过一些错误,保护过一些党的干部和党外著名人士,他领导粉碎了林彪
    ******集团,对江青、张春桥等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揭露,避免了其野心得逞,因此,中国人民始终把他看作自己的伟大领袖和导师。
    1、194年月2日,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从西柏坡起程前往北平,按毛泽东同志的话说是进京“赶考”,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赶考”是什么意思?
    ()我们把毛泽东等人的考试题按“194—195”和“195—197”年两个阶段划分其“考试”成绩如何?
    答:()赶考意味着共产党人要面临执政和建设政权的新任务。
    ()第一阶段(194—195年)考试成绩较为理想,这一时期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发动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进行了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行了“一五”计划,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第二阶段(195—197)考试成绩不及格,195年制定了党的建设总路线,在“左”的错误思想影响下,我国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还有“文化大革命”运动,国民经济发展起起伏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总体来说不如第一阶段。
    二、列举题
    、列举“一五”计划的条件、原因、目的、基本任务。
    答:条件:新中国建立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原因:我国工业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还不如印度。
    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
    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列举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在交通运输业的成就。
    答: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和鹰厦铁路和宝成铁路。还有武汉长江大桥。
    、列举中国现代史上,我国颁布的两部具宪法性质的文件?
    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年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列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任意三项或的国家建设成就。
    答: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等。
    、列举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时间,内容和意义(评价)。
    答:时间:195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
    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意义: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性质、特色),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列举三大改造主要是针对哪三个行业的改造?
    答: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列举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答:()土地改革以后,我国的农业一家一户的分散分营影响生产的发展。
    ()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列举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或途径。
    答:()农业手工业的方式:走合作化道路,参加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列举三大改造在后期存在的不足有哪些?
    答: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列举八大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答:()时间:195年
    ()内容:大会是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意义: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1、我国在全国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左”倾错误的表现。以及这种错误的主要标志。
    答:表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1、列举195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
    答: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列举我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的模范人物及他们的称号,并说出我们要学习他们什么样的精神?
    答:(1)“两弹元勋”邓稼先、“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创业、勤俭创业的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1、列举在“文化大革命”出现的两个******集团及他们被粉碎的时间。
    答:林彪******集团(197年月1日,被粉碎);
    江青******集团(197年月,被粉碎)
    1、列举“文化大革命”中,党和人民同林彪、江青两个******集团进行怎样的斗争?
    答:()“二月抗争”是党内老干部同林彪、江青******集团所进行的斗争;
    ()毛泽东及时察觉林彪阴谋,粉碎了他们的******政变计划;
    ()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抵制“左”的错误,继续与“四人帮”做斗争。
    ()“四五”运动,人民群众自发悼念周恩来总理,反对“四人帮”。
    ()197年月,在华国锋、叶剑英等领导下,中共中央一举粉碎了江青******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十年动乱的局面。
    1、列举197年发生的几件大事。
    答:毛泽东、周恩来逝世;
    “四五”运动;
    江青******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1、列举“中央文革小组”的成员
    答:林彪、江青、康生、张春桥。
    1、列举在建国以来,我们国家发生的两次“左”的错误。
    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