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历史知识点:八年级下册复习(2)(3)
http://www.newdu.com 2025/09/19 09:09:08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区别:对外开放是建立在维护国家主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旧中国的“开放”则建立在不平等条约的基础上,是为外国侵略中国服务的。 1、《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197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199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请回答:()为什么说197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什么? ()“有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指的是谁?请你用一句话评价这位老人。 ()老人在197年“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歌词中的“老人”199年“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内容吗?它有何影响? ()歌曲歌颂了“老人”的丰功伟绩,你能说一说这位“老人”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了哪些贡献吗? 答:()因为197年底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所以说“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改革开放。 ()邓小平。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是指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199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的讲话,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不动摇;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他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他又提出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党的十二大,他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大,他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性理论;199年南方讲话,解决了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1、邓小平理论是如何形成并得到确立的? 答:()198年,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项目,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年,在党的“十三大”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9年南巡讲话后,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在这一年党的“十四大”上,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9年在党的“十五大”上,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200年1月,******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发表的讲话中回顾了毛泽东等同志关于艰苦奋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请回答,在新的历史时期,新一代中央领导人提倡这一精神对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答:可以使全党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廉洁自律,居安思危,永葆我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对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列举题 1、列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 答:①思想上: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组织上:会议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 2、列举建国后,我党提出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两个会议。 答:中共八大(195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97年底)。 3、列举十一届三中会后,我国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文件。 答:198年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列举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 答: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5、列举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 答: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6、列举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答: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7、列举198年我国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措施。 答:()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8、列举我国在199年“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的状况。 答:()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9、列举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是通过哪些重要的会议。 答:198年,党的“十二大”;198年,党的“十三大”;199年,党的“十四大”;199年党的“十五大”。 10、列举邓小平有关改革开放所提出的理论。 答:()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针对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遇到的姓“资”和姓“社”等问题的困扰,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11、列举党的“十二大”、党的“十三大”、党的“十四大”和党的“十五大”内容。 答:()“十二大”:邓小平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十三大”:()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党的十三大就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次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十五大”:()江、泽、民做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邓小平理论确立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12、列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3、列举邓小平理论中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有哪些? 答:应该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4、列举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答: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