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历史 > 综合辅导 >

盘点《大秦帝国之崛起》中战神白起一生的功与过(3)


    廉颇老矣,赵括为祸
    退守长平后,负责镇守的是赵国老将廉颇,他知道秦军长途跋涉,必欲速战速决,而赵军实力略弱,不宜正面对抗。于是他采取了以逸待劳,以守为攻的战术。
    廉颇筑起高垒、坚壁,每日只在壁垒内操练士兵,任秦兵怎样挑战,都坚决不出战,如此对峙,三个月很快过去了。
    廉颇虽老,但是带兵打仗的策略依然胜人一筹。他本想用这一“打不死蒸不烂”的招数彻底拖垮秦军士气,等秦军疲惫之时再出兵反击,一击制胜。此想法虽然高明,可廉颇的上级——赵王却不认同,赵王非但没能明白廉颇的用意,反而认为他作战不利,故意拖延,拿着军饷过退休生活,因此多次责备他。
    秦国军队也很郁闷,他们本以为能早点打完仗回家过春节,可没想到拖了这么久,一点转机都没有,朝野上下也都很着急。
    就在这个时候,秦国两个关键人物站出来了,他们接下来的所作所为,将改变历史。
    首先站出来的是秦相范雎,范雎有办法。他先派人带着大量的金钱来到赵国境内,收买一些贪财的官员和百姓,让他们四处散布流言,对赵国人说:“这次长平之战打了这么久还没结果,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赵国不会用人,他们不知道秦国最怕的、最难对付的将军是赵括,那个老家伙廉颇早就不中用了,你看他除了躲起来还能干什么?说不定啊,他自知不敌秦军,早图谋叛变了。”
    结果这话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了赵王的耳朵里,赵王本就很反对廉颇的坚壁高垒战术,又对他屡战屡败损失兵马的现状不满,早有换帅之心,只是迟迟下不了决心。这下听了范雎的反间之言,他便更下定决心,当即用赵括取代了廉颇。
    临阵换将,是兵家一大忌。这个赵括,是名将赵奢之子,赵奢曾经率军战胜过秦国。据说赵括从小就很喜欢研读兵书,谈起带兵打仗来滔滔不绝,连赵奢都说不过他。别人都夸赞赵括,唯独赵奢说:“上阵打仗那是要拼命的,这小子总以为打仗很简单,这点很危险。将来赵国要是让他当将军啊,肯定是要失败的。”
    赵括受命前,他的母亲也反对他上阵打仗,可是赵王不听。
    一听到赵括上任的消息,秦国另一个“隐形炸弹”便站了出来,他就是这场战争的主角——战神白起。
    战神白起接替秦军原主帅的消息,当时是被严密封锁的,秦军中甚至有军令,谁敢把白起接任的消息泄露出去,杀无赦!为什么呢?因为秦国怕赵王因为战神白起的百战百胜而反悔,再将老辣的廉颇换回来。
    赵括一到军中,便全部推翻了廉颇的策略,改为以攻为守,全力出击。
    这一策略在起初好像颇有成效,因为一向奋勇作战的秦军主力遇到赵军,交锋不过几回合,就败了下来。
    赵括求胜心切,看到秦军狼狈之相,兴奋地令赵军全力追赶。于是四十多万大军离开了自己的壁垒,浩浩荡荡追击秦军去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