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知识点之九一八事变历史背景大盘点(2)
http://www.newdu.com 2025/09/18 06:09:52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929年初,东北的国民外交协会正式向日本政府提出了收回大连、旅顺主权,收回南满铁路等四项要求,将反日独立运动推进到一个新高潮。同时日本国内也掀起了反华的高潮,如果不是当时中日政府高层的克制,中日战争早在1929年就爆发了。 1930年中国向日本政府抗议日本在公文中使用"支那"这个有歧视性的词语称呼中国,日本随后同意今后在公文和新闻报纸中不再使用"支那",改用中华民国的正式名称。但这个象征性的让步并无助于平息中国人的反日情绪。 1931年5月,中国和朝鲜(专题,图库)的农民在长春附近的万宝山发生冲突,造成多人死伤。在日本的煽动下,朝鲜人的反华情绪爆发,数千愤怒的朝鲜人冲入平壤的华人街,对中国侨民进烧、杀、抢,造成数百中国侨民死伤的大惨事。 1931年,石原莞尔调任关东军参谋,开始策划9.18事变。1931年9月18日,关东军以伪造的铁道爆破事件为由,突然向沈阳的张学良军发动猛攻。张学良军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方针,主动撤离沈阳。 9.18事变发生后,由于关东军只有一万多人的兵力,无力攻占东北全境,向政府请求派遣日本的驻朝鲜军团增援。但当时的若榇首相和陆军大臣协商后,决定采取不扩大事态的方针,并向驻朝鲜军司令林铣一郎下令按兵待命。如果林铣一郎听从政府和军部的命令,9.18事变就会夭折。但林铣一郎也是狂热的军国主义者,独断地派出三万多人的军队增援关东军,使关东军占领全东北成为可能。 关东军挑起9.18事变后,蒋介石政府实行了不抵抗政策,试图通过外交方式解决问题。中国政府9月21日向"国际联盟"提出起诉。当时的日本政府并不赞成关东军搞独立的"满洲国"的计划,因为这样露骨地违反日本和八大国签订的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条约,会使日本在国际上陷于孤立。 日本当时是"国际联盟"的常任理事国,日本代表9月25日在"国际联盟"宣布了日本政府的方针:1)日本对中国没有领土野心;2)日本的军事行动是为了保护当地的日本居民;3)日本军队将立刻开始撤退。 当时的日本陆军大臣和总参谋长都支持立刻撤军,但关东军的军官们却根本不理会上面的指示,使出了"下克上"的手法,反而在10月18日又向在锦州的张学良军队发动猛攻。当时在沈阳的日本总领事曾找关东军的高层交涉,试图解释政府希望和平解决的方针,但关东军的军官竟然拔出军刀来威胁说:"你是不是想要干涉我们的事?" 由于无法解决东三省危机,1931年12月11日,若榇内阁倒台,犬养毅新内阁成立。犬养毅曾对流亡日本的孙中山等人进行过多方关照,和国民政府的很多上层人物都有较好的私人关系。 犬养毅打算通过和平手段来解决当时的东三省危机,12月20日,犬养毅秘密派出特使前往南京与中国政府高层会谈。但首相的秘密和谈工作被曝光,激怒了军队内的激进派。 1932年3月1日,在关东军的策划下,"满洲国"宣告成立。但当时犬养首相当政的日本政府却没有对"满洲国"予以承认,这更激怒了激进派军人。 1932年5月15日,一伙狂热军人居然明火执仗地闯入首相官邸将犬养首相杀害。 犬养首相被杀后,以后的文职内阁政府变成了对军人战战兢兢的畏缩政权,使日本失去控制而走向自爆的军国主义道路。 1932年9月15日,日本政府正式承认"满洲国",1933年3月27日,日本宣布退出"国际联盟"。从此日本走上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道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