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3)
http://www.newdu.com 2025/09/19 11:09:28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二、1861年改革 1.背景19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危机非常严重。一方面它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民暴动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2、内容 ①“解放”农奴。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②收取份地赎金。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如何看待、评价1861年改革? 首先这次改革有其积极意义;1861年改革从性质上看是农奴主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可指导学生看插图《“解放”农奴》,这幅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吻自己主人的脚面,形象地反映了这次改革是由农奴主实施而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恩赐”的特点) 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当农奴成为了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而收取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这些都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 同时,1861年改革也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为什么1861年改革又是对农民的一次掠夺呢?因为农民赎买什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农民取得的份地。按当时的市价,总值约65忆卢布,而需付出的赎金却高达9亿卢布,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总共不下 20亿卢布。正自四列于所说的“当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于二净。” 教师提问:俄国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封建残余都有哪些表现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