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塘县中学中考政治复习资料:思想品德复习提纲(2)


    第三单元 融入社会 肩负使命
    第六课 参与政治生活
    1) 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
    2) 人民――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①修改宪法;②监督宪法的实施;③立法权;④任免权(国家主席、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⑤重大事项决定权;⑥监督权。
    7) 人治――法治
    8)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9) 依法治国的含义?
    答: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10)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答: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力保障)。
    11)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一切国家机关(人民团体、政党)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2) 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答:政府能否自觉地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直接影响到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权威,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能否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定。
    13) 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14)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治宪。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
    15) 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性质)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18) 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普通法律规定的是某一方面的问题。
    19) 建国后我国颁布了四部宪法。1982宪法是现行宪法。它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20) 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区别是什么?
    答: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是国家立法生活的基础,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②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③同普通法律相比,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更为严格。
    21) 法律效力的含义?
    答:法律的强制力和约束力。
    22) 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
    23) 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答:①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②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24)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和维护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25)公民的政治权利的含义?
    答: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参加国家管理、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
    26)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我们要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行使①建议权和②监督权。
    27) 行使建议监督权的正确方法有哪些?
    答:①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②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③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28) 行使建议监督权时的错误方法?
    答: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29) 建议权、监督权都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
    30) 国家安全的含义?
    答:包括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的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31) 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泄露国家秘密,要承担法律责任。
    32) 我们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第七课 关注经济发展
    1) “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身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 到20世纪末,我们已经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3)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4) 公有制经济的类型:①国有经济(全民所有制经济)、②集体经济、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5) 国有经济的含义?
    答: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6) 国有经济的地位?
    答: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7) 国有经济的作用?
    答:①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②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③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④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
    8) 集体经济的含义?
    答: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9) 集体经济的地位?
    答: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集体经济的作用?
    答:①集体经济体现着共同致富的原则;②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③缓解就业压力;④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12)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13) 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
    答: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4)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必须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1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答: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6)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17)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是什么?
    答: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分配制度。
    18) 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什么?
    答: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制度。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19)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根本目标)是共同富裕。
    20) 先富和共富的关系?
    答: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不是同步、同等、同时富裕。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1)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①改革开放初,中西部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发展;②改革和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东部沿海地区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22) 目前,我们参与社会经济生活,除了关注国家经济建设外,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学会理财,是我们必备的生活技能。 我们要学会合理消费;在消费时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要先作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不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应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既要适度消费,又要注意节俭。
    第八课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1) 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2)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保证。
    4) 如何才能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答: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5)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6) 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7) 如何才能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答:要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8)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是什么?
    答: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9) “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10) 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发展教育和科学。
    11) 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
    12) “文明户”评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万村书店”活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3)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的公民。
    第四单元 满怀希望 迎接明天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1) 共产主义社会的特点: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2) 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答: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4) 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
    答:①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②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5) 现阶段(总体)小康的特点是什么?
    答: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6)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内容)是什么?
    答:①民主法治、②公平正义、③诚信友爱、④充满活力、⑤安定有序、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9)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富民安康工程、帐篷新生活运动);促进和谐,人人有责。
    10) 艰苦奋斗精神代代相传(古代—革命战争年代—改革开放后)
    11)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创业实践需要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无论什么时代,艰苦创业的精神都被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
    第十课 选择希望人生
    1) 人生为什么需要理想?
    答:①理想就像罗盘,引导人生航船的方向;②理想就像航船,一程一程向前推进,不断驶向幸福的彼岸。
    2) 理想表现为奋斗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
    3) 缺乏理想的坏处?
    答:①如果缺乏理想,就会使人缺少一种稳定、持久的内在激励,容易受到各种干扰;②如果缺乏理想,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就会缺少前进的动力,甚至迷失方向。
    4) 如何才能实现理想?
    答:①对人生作出规划;②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调整,缩短理想与现实的距离;③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5) 学习压力有哪些影响?
    答:①积极方面,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②消极方面,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6) 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
    答: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
    7) 正确的考试观?
    答:考试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督促我们总结学习收获的手段,是检查我们已有学习效果的一把尺子,当然,也是选拔学生的较公平的标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考试具有偶然性、局限性,一次考试并不能得出对学业的完整评价,更不应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8) 如何才能从容面对考试?
    答:①树立正确的考试观;②实事求是调整自我期待;③增强自身实力。
    9) 作出最佳选择的条件?
    答:①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多方面收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②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及实现的可能性。
    10) 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
    11) 团队精神的意义?(作用)
    答:①具备了团队精神,我们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②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
    12) 为什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答:①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②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③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④还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
    13) 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成就自己的美好未来,肩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