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2012年中考政治复习资料:思想品德综合练习题有答案


    直击中考:2012中考思想品德综合材料题训练
    1、 近年来,“中国创造”让世人刮目相看:探月“嫦娥”、入海“蛟龙”、中国高铁、“天宫一号”、国产大飞机C919……一大批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2分)
    当前,爱才、尊才、用才的“创新人才聚集工程”正引发校园热议。某学校九年级(1)班“创新中国,你我同行”为主题,举办了一次模拟“创新人才聚集工程”现场会。
    (2)请你进行角色扮演,从主考官、应聘者两种角色中任选其一,参与到现场会中来。(2分)
    主考官:“我们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聘者:“我具备创新人才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我国正积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我国正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2)要求: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
    条件:将以上要求具体化,如:获得知识产权、发明专利等。
    2.材料一:2010年7月13—14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本世纪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纲要》的序言中说:“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
    材料二:2011年2月27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与亿万网民就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坦诚、平等的交流。在回答网友有关“中国崛起”的问题时,温总理说:“世界都在谈‘中国崛起’,人们议论最多的是GDP,但我以为‘中国崛起’的标志是在人才、是在教育。”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什么发展战略?(3分)
    (2)请你谈谈对“强国必先强教”的理解。(6分)(三点即可)
    (3)为了“中国崛起”你应该怎么做?(6分)(三点即可)
    参考答案:(1)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3分)
    (2)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教育是关系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是促进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物质力量;教育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先决条件,将是人们在知识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每点2分,共6分)
    (3)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拼搏。等等。(每点2分,共 6分)
    3、为隆重纪念2011年“6•5”世界环境日,某校九年级(1)班积极响应“低碳生活”号召,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现邀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主题班会]班会上,李军和王平两位同学展示了他们搜集的两则信息。
    李军同学说: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
    王平同学用多媒体展示了湖南省“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取得的成绩:“十一五”期间,国家下达给湖南省的二氧化碳和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是,到2010年这两项指标比2005年分别下降9%和10.1%,已按时完成。湖南新型工业,实现“低碳”新跨越。
    [主题板报]结合主题班会同学搜集到的信息,班级承办一期主题板报,请你参与。
    (1)主题班会上,李军和王平有可能通过哪些途径搜集到上述信息?(请写出两种)(2分)
    (2)请在主题板报“知识篇”中写出低碳生活体现了我国什么发展战略?(1分)
    (3)请在主题板报“意义篇”中从我国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角度谈谈低碳生活的重要性。(4分)
    (4)请在主题板报“践行篇”中从不同角度谈谈自己在低碳生活中的具体做法或打算。(3分)
    参考答案(1)①上网搜索②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③访问相关人士④观看电视新闻等(2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亦可给分)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分)
    (3)答案一:①这是由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②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③在我国,人与环境的关系日趋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④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要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践行“低碳生活”。(4分)www.
    答案二:①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制约着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②低碳生活有利于缓解资源短缺压力,减轻环境压力。③有利于增强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落实保护资源和环保的基本国策。④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等。(4分)
    (答对以上任何一种答案都可给满分,其它言之有理、符合题意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4)答案一:①积极宣传我国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的严峻现实,营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②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做到关闭电器的同时拔掉插头,将灯泡换成节能灯,一水多用,送电子贺卡,双面用纸,垃圾分类和回收,不使用一次性用品。③积极创新实践,发现节能减排的金点子等。(3分)
    答案二:①随手关灯,家用电器不待机。②生活用水循环使用。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用手帕代替纸巾。③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骑自行车上学。④回收废弃物等等。(3分)(答对以上任何一种答案都可给满分,其它言之有理、符合题意的答案可酌情给分)
    4、材料背景:观看视频《被“冷漠”轧死小悦悦》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25左右。 广东佛山黄岐广佛五金城,两岁女孩小悦悦被两辆车碾压,肇事车辆逃逸,18路人无人相救……
    1. 如果你路过此地,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为什么?
    2.你如何评价新闻中的三类主人翁(肇事逃逸司机、 18路人、捡垃圾的阿婆)的行为?
    3. 新闻采访:人最重要的是什么?[ 金钱?感情?生命?…]
    4.小悦悦事件给我们的什么启示?
    5.活动类试题
    (1)搜集小悦悦事件的有关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办一期黑板报。
    要求:①请为这次黑板报设计一个主题。
    ②请为这次黑板报设计几个宣传栏目。
    (2)搜集小悦悦事件的有关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开一次“珍爱生命,拒绝冷漠”的主题班会。
    要求①请为这次班会设计活动步骤。
    ②如果请你为这次主题班会发言,你将为同学们讲哪些问题呢?阐述哪些观点?
    参考答案:
    1.答:正确选择:①及时救助:扶她到路旁;②守护她身旁, 喊人救助;③记住肇事车牌及时拨打122报警;④及时拨打120救助。
    因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不可重复;我们在珍惜、爱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爱护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这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奉献社会的高尚行为。
    2.答:肇事逃逸司机:漠视他人的生命、道德败坏,是故意杀人的犯罪行为,应受法律的制裁。
    18路人:见死不救,是不尊重、爱护他人生命的表现,是不道德的行为,应受社会道德的谴责。
    捡垃圾的阿婆:及时救助小悦悦,是尊重、爱护他人生命的表现;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奉献社会的高尚行为,值得全社会每一个人学习。
    3.答: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①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只有生命存在,才能有可能享有教育、劳动、信息、参与政治生活等多种权利,才有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所贡献,并在为他人、为社会奉献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价值、体现人生的意义。
    ②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一旦失去,就永不再来,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它是无比宝贵的。
    ③人的生命不仅只有一次,而且是短暂的使人们倍感它的可贵。
    4.答:启示:
    ①未成年的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避免意外和危险的发生。
    ②家长要加强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
    ③社会成员要提高道德修养,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应 尽自己的所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④国家要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风尚,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
    5.答:(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