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政治复习资料:模拟考试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5/11/18 02:11:40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二、判断题(正确的“A”,错误打“B”。每小题1分,共10分) 21.作为公民,责任就是要处理好自己身边的私事,国家和社会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 22.小雯说:“太棒了,这次测试成绩又进步了,这学期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好朋友小颖问她:“喂,你为什么进步得这样快?”她微微一笑,回答道:“学习是我的责任,我就要承担。”( ) 23.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决定了我国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 24.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军事力量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 ) 25.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 2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 27.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 28.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切实减轻中低收入者纳税负担,提高居民收入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议论。有人说:要提高居民的收入关键在于提高个税起征点。 ( ) 29.本世纪头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30.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以为人民服务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自觉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 三、简答题(共26分) 31.9月14日,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大连举行。温家宝总理出席达沃斯论坛并致辞时指出,中国不断提升开放式经济发展水平,过去十年发生巨变,中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升至第二位。 由此可见:我国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6分) 32.2011年7月1日,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0华诞。90年来,党带领中国人民风雨兼程,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诗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意气风发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踏上了实现“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征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列举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我们取得的辉煌成就。(3分) (2)分析党带领我们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4分) 33.2011年12月2日,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推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哪几种?(3分) (2)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高度重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分) 34. 有人认为,在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比艰苦奋斗精神更为重要。你同意这种观点吗?(7分) 四、分析说明题(共24分) 35.材料一: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材料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 一2020 年)》 在提到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时指出,到202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 年提高到13.5 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 年提高到11.2 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 ,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 年翻一番。 ( l )图一显示出的我国人口的哪一变化令我们“忧”? ( l 分)简要说明理由。(2 分) ( 2 )图一、二显示出的我国人口的哪些变化令我们“喜”? ( 2 分)出现这些可喜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2 分) ( 3 )谈谈实现材料二中的目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5 分) 36.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二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1)请你谈谈我国为什么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6分)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认识。(3分) (3)在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C 2.B 3.C 4.B 5.C 6.C 7.D 8.D 9.C 10.B 11.D 12.A 13.D 14.A 15.C 16.D 17.C 18. D 19.B 20.A 二、判断题(请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21.B 22.A 23.B 24.B 25.A 26.B 27.A 28.B 29.B 30.B 三、简答题(共26分) 31.答:观点错误。我国虽然各方面取得了很好成绩,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还不平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分) 32.答:(1)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②香港澳门回归祖国;③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④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⑤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⑥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⑦嫦娥二号发射成功等(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给分) (2)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党的正确领导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④坚持改革开放⑤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⑥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⑦坚持科学发展观⑧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4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给分) 33.答:(1)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中外合资经济等。(3分) (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3分) 34.答:不同意。(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推进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关键要敢于和善于创新。 (2分) (2)任何理想的实现都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无论任何时代都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期仍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任何一个创新成果的取得和应用,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因此,艰苦奋斗是创新的精神支柱。(3分) (3)实现国家发展,既要大力提倡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又要大力培养和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两者都关系到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统一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缺一不可。(2分) 四、分析说明题(共24分) 35.答:(l)人口总量仍有较大增加。( l 分)理由:① 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 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③ 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会给我国的资源、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④ 影响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2 分) (2)① 人口增速减缓。② 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2 分)原因:① 我国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② 我国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或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2 分) (3)① 有助于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 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 有利于我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等。(5 分) 36.答:⑴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2分) ②我国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作出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2分) 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2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经济建设为文化建设提供物资基础;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文化环境和智力支持。(3分) (3)①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③树立共同理想,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水平。④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等。(3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