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中考政治复习资料:智力成果权、知识产权基础练习题(2)
http://www.newdu.com 2025/11/18 02:11:40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针对问题奶粉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不法行为进行评析? 【答案】这种行为是违法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和公平正义原则,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悉真实情况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利,相关责任人必定会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21.请对生产质量不合格食品(或其他商品)的企业的行为作简要评析。 【答案】(1)企业生产质量不合格的食品(或其他商品),是一种违反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的违法行为。(2)企业以不合格食品(或其他商品)冒充合格食品,不但违反了诚信原则,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且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保障权、公平交易权、知悉真情权等,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道德的谴责。(3)企业必须按照产品质量法等法律中有关产品质量的各项规定,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 22.从消费者的角度说说从食品安全事件中可以得到的启示。 【答案】做一个成熟的消费者,要理性地对待名人做的广告,理智地购买商品,不能完全相信广告的说辞;到信誉好的商场买东西;不买三无食品;不购买便宜、降价的伪劣食品等;购买商品时注意查看有关商品成分、保持期等标志;购买东西时不忘记索取发票或凭证;要学会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敢于同侵权行为作斗争。 23.请就如何构建和谐消费环境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国家要逐步完善相关法律,为建立和谐消费环境提供法律保障;国家要严厉打击破坏消费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生产者、经营者和销售者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增强法律意识,为营造消费和谐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24.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 【答案】通过合法渠道建议有关方面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做到有法可依;积极宣传有关食品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能力;敢于同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作斗争,积极检举违法行为,净化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等。 25.分析说明奶制品产销企业为什么承诺要以诚信为根本? 【答案】(1)诚实守信是中化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做事的基本准则。(2)不讲诚信,就会失去信誉,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害人又害已。为人诚实、言而有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提升。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3)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货真价实、诚信经营,才能赢得消费者信任,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或联系材料讲企业不讲诚信的危害也可)。 26.为什么要保证食品安全?(保证食品安全有什么意义?) 【答案】(1)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证食品安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2)稳定压倒一切,保证食品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改革、发展。(3)保证食品安全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和法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27.如何才能保证食品安全? 【答案】(1)把依法治国落在实处,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公民树立责任感,增强诚信意识,依法参与食品经营。(3)加强执法部门对食品生产、销售的监督,鼓励新闻媒体和广大群众自发、积极参与对食品生产、销售的监督。 主题二 做合理消费消费者 1.如何防止消费被骗事件的发生?请提几条可行的建议。 【答案】防止上述事件的发生,国家应完善相关法律,做到有法可依;社会有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严厉处罚违法犯罪人员;公民要积极举报各种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消费者(如何保障自己的消费权益不受侵犯)? 【答案】(1)增强自已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2)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包括有关商品、服务、市场以及消费心理等方面的知识。获取消费知识有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消费选择。(3)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如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消费者维权途径等。(4)具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如何合理消费? 【答案】(1)消费前:①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②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2)消费时:用环保的眼光去挑选商品,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需求后,更应注重自己的精神上的需求。 4.从合理消费的角度来看,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消费观? 【答案】(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会合理消费,培养文明健康科学的生话方式。(2)坚持理性消费.做到量入为出。(3)注重环保购物,做到绿色消费。(4)坚持适度消费,做到节俭风尚。(5)注重精神消费,提升精神境界。 5.食盐经营者哄抬价格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什么权益?如何看待盐慌,说明了什么? 【答案】公平交易权。 ①抢盐风潮的出现,一方面表现了民众对核辐射的恐惧,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心理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缺乏客观判断事实的能力。②由于人们对核知识的匮乏,加上人们的盲从从众心理,导致人们失去了理智,这也给了谣言可乘之机。③类似的抢购风波在国内屡屡发生,说明我们需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轻信,不盲从,是每一位公民都应该补的一堂课。④无知至缺乏基本科学常识认知。⑤缺德至借灾难抢发不义之财。 6.国家为什么坚决打击造谣惑众、恶意囤积、哄抬价格、扰乱市场等不法行为? 【答案】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市场的秩序和社会的稳定等。 7.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消费者?(如何保障自己的消费权益不受侵犯) 【答案】(1)练就一双“慧眼”,增强自己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选择适当的消费行为。(2)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包括有关商品、服务、市场以及消费心理等方面的知识。获取消费知识有助于我们做出正卜确的消费选择。(3)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如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消费者维权途径等。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与不法经营者进行斗争。(4)具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保持警惕,尽量不给不法经营者可乘之机,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侵权行为发生后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8.作为一名消费者你怎样做到理性消费? 【答案】考虑自己是否是真的需要,不盲目消费;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等。 9.今年是第28个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今年的主题是“消费与民生”。请你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答案】①请消协或工商人员作专题讲座。②开展消费者维权知识竞赛。③开展图片宣传展览。④开展主题班会。 10.请你设计第28个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两条宣传标语。 【答案】①优化消费环境,促进食品安全。②增强法律知识,维护合法权益。 11.请你选择一种第28个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主题班会活动形式,并设计活动步骤。 【答案】第一步,展示同学们搜集到的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资料;第二步,观看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录像;第三步,同学们讨论如何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四步,同学代表发言;第五步,教师总结,班会结束。 主题三 加强公共安全 1.公民应如何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答案】(1)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一定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一要及时、如实地向公安机关报案,不能让侵权者逍遥法外;二要采用合法手段为自己讨回“公道”,不能以牙还牙、以恶治恶。(2)依法保护生命健康权,还要加强自我保护,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2.如何做到在维护自身生命健康权的同时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 【答案】(1)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剥夺他人生命,即使大义灭亲也不允许,因为这是侵害生命权的行为;任何人不得故意或过失造成他人受伤、生病,因为这是侵害健康权的行为。(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己,尊重他人就是保护自己。(3)我们要关爱生灵,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远离暴力,做一个既遵守法律又乐于助人的人。 3.列举你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 【答案】食物中毒、交通事故、食品卫生状况堪忧,不懂用火、用电知识,易造成意外伤害;校园暴力;安全措施不完备的校园设施和危险建筑物倒塌引起伤害等。 4.一些不具备安全生产的煤矿存在哪些危害? 【答案】(1)浪费资源,污染环境;(2)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4)危害社会的稳定,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5.近年来。一些地方重特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食品、药品、环保、生产等安全隐患突出。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我国在食品、药品、煤矿、交通等安全生产方面面临严峻的形势,仍然存在一些威胁着人民生命健康,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不安全因素。发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责任制不落实,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责任意识淡薄、失职渎职。 6.党中央、国务院为什么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 【答案】①生命健康权是公民的首要人格权;②重视消防安全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③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7.为什么重视安全生产? 【答案】(1)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权利,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是国家法律的重要任务之一,保护其是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的重要体现。(2)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3)对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具有重要意义;(4)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实现。(5)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8.如何才能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再次发生? 【答案】 ①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严厉惩处造成安全事故的企业和相关责任人;②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③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使事故消失在萌芽之中。 9.全国开展红丝带行动。关注、关怀艾滋病人,体现了教材的哪些知识点? 【答案】(1)生命最宝贵,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2)生命健柬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是公民参加其他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3)体现了社会公平和正义。(4)体现了人人都具有社会责任感,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10.当遇到意外险情与伤害时。青少年学生应该怎么做? 【答案】(1)遇到意外险情与伤害时需要冷静,学会有效的自救方法。(2)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时,如果有能力制服,要勇敢地与其搏斗。(3)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4)万不得已。也要将损失降到最低,保住最大的合法利益。 11.安全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安全问题? 【答案】 ①增强安全意识,重视安全问题;②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避免受到伤害;③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见到危害他人或社会安全的行为及时制止或揭发检举;④不做危害他人或社会安全的事情。 12.你为国家安全生产出几个金点子: 【答案】(1)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安全生产常识,提高安全生产意识;(2)健全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杜绝无证生产;(3)加大执法力度,严惩生产中的违法行为。(4)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保障设施的投资;(5)依靠科技,更新设备,采用新技术,做到安全生产。(6)建立有效监督机制,鼓励群众及时举报生产中的违法行为。 13.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请你设计一个主题和几种活动形式。 【答案】每年三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日。 主题:安全意识在我心中。 活动形式:交通安全图片展、安全教育讲座、主题班会、板报等。 14.安全警示语。【答案】(1)珍爱生命,远离毒品;(2)水火无情,防患未然;(3)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4)安全重于泰山。(5)关爱生命,安全出行。(6)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7)校园安全,警钟长鸣。 主题四 和谐安全校园 1.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哪些? 【答案】校园设施老化;学生意外伤害;校园暴力;食品安全;体育、实验课等保护措施不到位;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 2.当前校园里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有哪些? 【答案】学校的设施不符合安全标准给学生带来的安全伤害;学校组织措施不当或不到位造成学生的人身伤害;突发的自然灾害造成学生的伤亡;教师或其他人员因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学生的身心受到伤害;学校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个别老师随意停学生的课;学校随意开除学生或责令。 3.开展校园安全教育活动。设立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等有什么积极意义? 【答案】有利于增强师生安全健康意识,提高师生安全防范能力;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4.全国开展校园治安专项整治活动有什么意义? 【答案】有利于维护校园安全,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依法治国,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 5.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问题? 【答案】①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给予特别的关爱。开展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能够引起各部门和全社会对中小学生交通安全的高度重视,这是对未成年人实施社会保护的重要体现,能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②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是公民参与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犯,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开展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有利于保护中小学生的生命健康权。③党和政府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生命的尊重体现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开展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是党和政府肯定生命、尊重生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④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承担责任能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同时有利于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此次全国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活动需要中小学生及家长、教师、交警、各类交通部门的共同参与,涉及各级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学校等,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爱岗敬业,尽职尽责。⑤社会稳定和发展需要公平正义。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保障中小学生平安出行,有利于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利于构建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 6.谈谈你对“生命不保.谈何教育”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教育应服务干人的生存、发展和全面进步: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也杰当包括生命教育和安全意识教育;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高的人身权利,是公民参加其他一切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刊的前提条件;生命健康权得不到保障,教育也就无从谈起。 7.学校开展疏散演练活动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自救脱险等技能和本领;有利于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平安校园。 8.有部分同学对紧急疏散演练活动褒贬不一,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通过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可以使学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沉着、有序、安全逃生.避免人为拥挤而导致踩踏事件发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安全意识、秩序观念,提高自护、自救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及时疏散、顺利逃生。对待安全问题,我们不可疏忽,麻痹大意,更不可抱有侥幸心理。 9.为了能彻底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请你提几条切实有效的建议。 【答案】国家加快推进校园安全立法.依法治理安全保卫工作;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推进小学标准化建设;学校应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常识教育。 10.为配合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的开展,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答案】我们青少年应该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带头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积极宣传交通规则,严格遵守交通秩序;做好有关交通安全的调查研究活动,积极向有关部门依法行使建议权与监督权;热爱生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11.设计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学校秩序的标语、口号。 【答案】爱护公共设施,保护一草一木;爱护校园环境,从小事做起;让文明的气息洋溢在每一个角落;保持公共环境卫生,珍惜他人劳动成果;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 12.你知道的有关校园安全常识有哪些? 【答案】树立安全意识,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遇到危险和危害时,要保持冷静,趋利避害.把自救和求救结合起来。如遇到电路失火时,火势较小要先切断电源,正确使用灭火器;较大时。要及时逃离并报警。与他人发生矛盾时要冷静,及时报告老师,不能用暴力解决问题等。 13.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青少年怎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维护校园安全做出自已的贡献? 【答案】(1)上下楼梯不拥挤不打闹。自觉维护生命健康。(2)不触摸学校电器。(3)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要冷静克制。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宽容他人。(4)遇到险情,及时报告学校或老师。(5)积极学习自我保护的知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14.学校办安全教育黑板报或倡议书。请你设计其中的“青少年自我保护安全提示”内容。 【答案】“青少年自我保护提示”内容包括: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不沉迷阿络游戏,不浏览不健康的网页;遇到雷电、暴风雨,不在树下避雨躲藏,不接打手机;遇到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应远离危险地带。及时求助;遭遇不法侵害时,首先保全生命。然后择机逃脱、报警;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援打报警110、火警119、急救12ID电话,并保护好现场和物证等。 15.维护学校良好秩序,学生应该怎么做? 【答案】学生应当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自觉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尊敬师长,正确处理同学关系,助人为乐,热爱劳动,学会审美,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确立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创造和维护文明、整洁、优美、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16.列举学校存在的不和谐现象。简单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答案】(1)不和谐现象: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食品包装袋、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完成作业、抄袭作业、雇人写作业。不打扫卫生、迟到、早退、旷课、破坏公物、看暴力或黄色书籍等。 (2)原因: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影响,道德水平不高,纪律法制意识不强,自制力不强、没有树立崇裔静社会理想秘个人理想。 (3)危害: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不利于良好班风、学风和校风的建设,不利于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影响同学学习和健康成长,也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 17.在创建和谐校园的活动中,我们学生应该怎么做? 【答案】(1)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文明有礼的待人作风。(2)爱护校园环境,保持卫生,捡拾废弃物。(3)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贡献自己的力量。(4)发扬互助合作精神,与同学和睦相处。(5)对校园里的陋习和不良习气敢于检举揭发,敢于和善于与不良行为作斗争。维护校园的良好环境和声誉。学生退学等。 18.如何评价学校准备在宿舍和公厕安装监控设备的行为? 【答案】①这是一种侵权行为。学校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②这是一种违法行为,学校做出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任何组织(或单位)和公民在维权时不得损害他人的权利。③在维权时必须严格依法进行,学校不能以维护学生某些权利为由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④ 这种行为不利于构建和谐校园。是不公平非正义的行为。⑤这种作法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⑥这种行为不符合学校保护的要求。 主题五:校车安全 1.甘肃校车事故发生原因有哪些? 【答案】(1)父母没有尽到对自己的监护责任(2)学校没有尽到对学生的安全保护责任,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出行保障(3)司机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4)交警部门执法力度不强,没有严格执法(5)政府的管理、监督不到位,社会没有营造一个校车优先的社会氛围。 2.校车事故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答案】(1)侵犯了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2)给受害人的父母带来沉痛的打击,给受害者的家庭带来了无尽的伤痛(3)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的稳定(4)对整顿交通秩序带来了负面影响。 3.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应该怎么办?(提出一些建议) 【答案】(1)国家:要制定和完善关于校车安全的法律法规(2)政府:要加大对校车的投资和扶持力度(3)社会:全社会要树立校车优先的交通意识(4)企业:要加大对校车的生产制造力度,保证校车本身的安全(5)交通执法部门要加大对校车的安全检查,加强对校车司机交通安全意识的监督检查(7)校车司机要遵守交通秩序,树立安全行驶的意识(8)学校: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规范校车的使用(9)家长:要对学生尽到监护的责任。 4.党和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校车安全问题? 【答案】①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重要的、最起码的权利,离开了生命健康权,其他权利只能是一句空话。校园是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②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为未成年人提供特殊的保护就是保护国家和民族的明天③未成年人由于生理和心理均为发展成熟,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生命健康权极易受到侵害。④家庭、学校、社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⑤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严防危险事故发生是保障青少年生命健康权的体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