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2012届中考政治复习资料:课程整合生态建设专题基础练习题及答案(2)


    (三)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意义)   (对比第11题)
    答:①.有利于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②.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③.有利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④.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国家) (对比第12题)
    答:①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②.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采用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制裁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改进技术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④.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寻求新能源。
    3、青少年如何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答:①.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意识。②.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③.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注重环保购物,倡导绿色消费;④.积极参与各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宣传活动;⑤.积极同各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
    4、在学校开展教科书的循环使用有什么意义。
    答:①.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②.有利于降低教育成本,节约教育开支;③.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节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
    5、请你就推广循环使用教科书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答:①加大对教科书循环使用意义的宣传,提高学生的认识。②有关部门应在循环教科书的印刷、设计、用材方面进行改进;③.学校应制订完善的教科书循环使用的规章制度;④.学生要自觉爱护循环教科书,保证教材的完整、卫生。
    6、我市专门召开会议,布置今年夏收期间,禁止焚烧秸杆工作。请问,禁烧秸杆的必要性有哪些?
    答:①有利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②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④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安全。
    7、你对解决秸杆焚烧问题有何建议?
    答:①.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农民了解秸杆焚烧危害性。②.加快科技创新,大力推广秸杆利用新技术,开发其经济价值。③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④.环保部门要加大督察力度,对拒不执行规定的当事人要依法予以坚决制止和相应的处罚。
    8、青少年能为解决秸杆焚烧做哪些工作?
    答:①要增强环保意识,坚决不焚烧秸杆;②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禁止焚烧秸杆的宣传工作;③要动员亲属朋友主动遵守有关禁烧规定;④要积极同各种违规行为作斗争;⑤要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9、“低碳”或“乐活”是近年来受到热捧的生活方式。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每个细小改变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就是所谓“低碳”的生活方式。和“低碳”一样流行起来的还有“乐活”,它是英文LOHAS的音译,指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提倡“低碳”或“乐活”的生活方式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等。
    (四)建设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1、什么是节约型社会?(理解)
    就是指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等综合措施,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节约型社会的目的在于追求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我国为什么构建节约型社会?(或为何节能?)原因在于(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对比第1题)
    答:(1)我们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2)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①我国的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不足,而且资源分布不平衡,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科学、不合理,损失浪费严重。②随着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资源紧张。③由于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低,技术落后,粗放的增长方式使大量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利用率低。④人们节约意识和生活习惯不够好,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严重浪费现象。严峻的资源形势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①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当前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③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
    (4)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任何时候都要继承发扬。
    3、如何构建节约型社会(提建议)?
    国家:(对比第2题)
    ①加强“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道德建设)
    ②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采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等多种手段,严惩浪费资源的行为。 实施 ③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寻求新能源,充分利用资源,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改进技术设备,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社会:①加强道德和法律知识的宣传,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的美德,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的社会风气;
    ②发挥舆论和有关部门的监督职能,谴责铺张浪费的行为。
    公民:提高自身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积极同浪费的行为作斗争。
    4、什么是环境友好型社会?(或它的要求是什么?)(理解)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5、为什么要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参考 :我国的环境现状和危害)
    6、如何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家:①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伦理观念和文化,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
    ②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③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④是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⑤是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反对和限制浪费性和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⑥是大力发展和应用环境友好的科学技术。
    个人:(参考第3题)
    7、【背景】“地球一小时”是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
    ▲(1)你认为开展“地球一小时”活动有何意义?
    答: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共同关注环保事业;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等。
    (2)这特殊的“黑暗时刻”,人类更应该反思自己有哪些对自然环境有危害的行为?
    答:如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直接向大自然排放污染物等。
    (3)“关上灯,点亮希望”,为了人类居住环境的希望,我们青少年还可以做什么?
    答:①要自觉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
    ②提高自己的环境、资源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社会上的一草一木……【中考预测】
    (1)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从我国哪些基本国情出发而做出的决策?
    答: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面临着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是什么? 答:科技创新。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实施什么战略?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促使经济持续发展。
    (4)青少年能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些什么?
    答: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例如:节约用水用电,爱护环境……(5)从依法治国的角度,说说怎样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建设生态文明?
    答:①立法机关要制定和完善有关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方面的法律,使之有法可依;②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加大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监管力度; ③司法机关要依法打击和制裁破坏环境和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