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学年中考政治复习资料:上册期中考试基础练习题(有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5/11/19 08:11:37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8. 国家发改委起草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与10月9日全文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其基本原则是用电少得居民少负担,用电多的居民多负担。实行阶梯电价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 A.共同性原则 B. 公平性原则 C. 持续性原则 D. 平等性原则 《2009年中国人口构成情况表》 性别城乡年龄 男性女性城镇乡村14岁以下15—59岁60岁以上 51.4%48.6%46.5%53.4%18.5%69.0%12.5% 19. 读《2009年中国人口构成情况表》,表内数据表明 ①我国人口文化素质低 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③农村人口多 ④老龄化问题严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 浙江省地域狭小,但拥有广阔的海域,海岸线总长居全国第一,近海渔场可捕捞量居全国第一,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新能源蕴藏量居全国前列。这表明我省 ①发展海洋经济潜力巨大 ②海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③资源开发应从陆地走向海洋 ④开发海洋是发展经济的唯一选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试 卷 Ⅱ 21.(10分)材料一:2011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新闻,2010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397983亿元,相当于全球GDP的8.5%,并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材料二: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会议指出,要实施“十二五”规划,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材料三:“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不少的差距,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而“十二五”规划更多地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巨大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我国制定“十二五”规划的依据是什么?(2分) (3)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为什么要深化改革开放?(2分)[ (4)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是什么?为什么?(4分) 22.(8分)材料一: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它是中国空间站的起点,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材料二:我国与发达国家有关情况比较 内容 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率对外技术依存度万人专利拥有量(件) 发达国家70%以上 30%以下(美、日5%以下)美国德国日本[来 176017501500 中国39%50%以上10 结合材料内容,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天宫一号”成功发射与我国坚持什么战略有关?(2分) (2)我国要实施上述战略,关键是什么?(2分)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2分) (4)你认为中学生应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分) 23.(10分)九年级的小亮同学就1949—1978年的这段历史,画了一个年代尺,并根据这段历史的特点,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参与回答 (1)请说出第①阶段中我国经济建设方面采取的措施,并列举所取得的成就。(2分) (2)说说第②阶段中,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的挫折。(2分) (3)请你对第③阶段的十年作一个简要的评述。(2分) (4)1978年后我国的社会主义进入了一个怎样的历史新时期?该时期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 (5)回顾这段历史,你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2分) 24.(9分)材料一:60年前,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请求赴朝鲜战场,与拥有世界上最强大武器的美军进行殊死较量。经过三年战争,美军被迫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中朝取得胜利。 材料二:60年后,战争的阴云依然笼罩在朝鲜半岛。天安号事件、美国三大航母集结西太平洋,韩国连续进行军事演习,半岛紧张局势不断升级。朝鲜方面则强硬表示,已经做好要打一场“核武圣战”的准备。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反映了什么问题?(1分) (2)60年前,中美之间展开的一场殊死较量指什么事件?中国出兵的目的是什么?(2分) (3)结合材料二,说说造成60年后朝鲜半岛局势依然紧张的因素有哪些?解决上诉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4分) (4)今天,中国为解决朝鲜半岛的问题可以做些什么?(2分) 25.(13分)2011年的“两会”,备受国人和世界的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回眸“十一五”】“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指标规划目标实现情况 国内生产总值(%)7.511.2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19.1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二氧化硫1014.29 化学需氧量1012.45 耕地保留量(亿公顷)-0.3-0.13 (1)结合表格内容,说明我国“十一五”期间完成上述指标的基本情况。(4分) 【热议“十二五”】“两会”期间,网友“再登高峰”和“惠风和畅”在某论坛中争论“十二五”规划中增加“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和“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减少”约束性指标的利弊: “再登高峰”:增设这两个约束性指标,将会阻碍经济发展,不利于社会和谐。 “惠风和畅”: 增设这两个约束性指标,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但可能会影响经济建设的步伐。 (2)针对两位网友的争论内容,请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结合我国的相关国情,运用所学知识,阐述你的观点的正确性。(7分) 【践行“十二五”】“十二五”规划规定:“十二五”期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 (3)面对这些指标,高能耗企业必须积极采取哪些有效的应对措施?(2分) 答案 一、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20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DDCADBADAA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DDCCACBBDB 二、非选择题 (共50分) 21.(10分)(1)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分)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2分)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2分)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4分) 22.(8分)(1)科教兴国战略 (2)科技创新、教育创新。 (3)我国科学技术(科学创新)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或我国科技创新不足) (4)刻苦学习,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敢于质疑,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困难面前,不退缩,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寻找克服困难的办法。 23.(10分)(1)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一五计划均可,并写出影响(2分)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 (3)内乱,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损失(2分) (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或改革开放(1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分) (5)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2分) 24.(9分)(1)和平问题(1分) (2)抗美援朝(1分) 保家卫国(1分) (3)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地区冲突;核威胁(2分)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2分) (4)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敦促朝韩两国用谈判的方式解决冲突(2分) 25.(13分)(1)我国积极快速发展;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耕地。(4分) (2)我认为,增加这两个约束性指标,不但体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而且能推动经济建设的步伐(2分)因为,人与自然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之一。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分)现阶段,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破坏人与自然和谐。(2分)所以增设这两个约束性指标,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分) (3)利用科学技术,开源节流;开发新能源;发展循环经济。(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