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山东省德州市第九中学中考政治复习资料:上册第三单元基础测试题及答案(2)


    二.情景分析题(12分)
    9.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人民把爱国热情化作振兴中华的实际行动,以热爱祖国和贡献自己全部力量建设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和尊严为最大耻辱。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意义。(6分)
    10.以下材料是两名中学生在开展“全民节能减排”活动中搜集到的资料,请你帮助分析。(6分)
    材料一    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
    名称耕地石油天然气铁矿石
    人均资源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40%11%4.5%16.5%
    环境问题空气严重污染城市七大江河劣五类水质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土地荒漠化面积
    占20%占40.9%占国土面积37%占国土面积27%
    注:我国石油、天然气、煤分别可供开采14年、32年、100年。
    材料二 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村为来自世界的运动员及官员提供了居住、生活、训练、休闲和娱乐等需求。赛后,大家一致认为:奥运村不仅是宜居的典范,而且也是典型的“绿色建筑”。据测算,奥运会期间,为赛时服务的可再生能源利用设备系统,从太阳和再生水中获取789万千瓦时的能量,按燃煤发电计算,可节约3077吨标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8000吨。22项高新技术“架起”微能耗建筑,年节电14万千瓦时。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资源、环境面临怎样的形势?(2分)
    (2)北京奥运村的“绿色建筑”体现了什么样的发展观和怎样的发展战略?(2分)
    (3)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全民节能减排”活动中, 你会继续做些什么?(2分)
    三、价值判断(下列各题的叙述中,都包含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者是行为选择,请予以
    判断,在括号内写明“正确”或“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12分)
    11、改革开放使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还存在的民生问题,必须坚
    持改革开放,必须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判断 (   )
    理由:
    12.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迫切需要把“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创造”。
    判断:( )
    理由:
    13. 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判断:( )
    理由:
    14、张芳在国家颁布“限塑令”后,给妈妈讲塑料袋的危害性,并用业余时间利用废旧挂历帮助妈妈造牛皮纸购物袋。
    判断:( )
    理由:
    四.实践探究题(10分)
    材料一:
    科技运用
    国 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外技术
    依存度高级技工
    所占工人比例
    中 国33%50%3.5%
    美 国70%5%49%
    材料二:
    国 家中国英国美国法国日本世界平均水平
    人均受教育年限8.51413.413.111.111
    材料三: 2010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要把加快科技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目标,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1)[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目前存在的什么问题?(2分)
    (2)[探究]为解决以上问题我国必须坚持实施什么战略?为什么?(6分)
    (3)[开掘]作为青少年,我们应怎样培养创新能力? (2分)
    答 案
    一 选择题
    1.D 2.D 3.C 4.B 5.D 6.A 7.C 8.B
    二.情景分析题
    9.(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撑。
    (2)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3)继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形成强大的的凝聚力,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10. (1)资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资源量少;(1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1分)
    (2)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分)可持续发展战略(2分)
    三.价值判断题
    11. 判断:错误。(1分)
    理由: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1分)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还存在的民生问题,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1分)
    12. 判断:正确。(1分)
    理由: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的本质就是创新。(1分)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1分)
    13. 判断:错误。(1分)
    理由: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2分)
    14. 判断:(正确)
    理由:我国青少年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四.实践探究题
    15. (1)说明我国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1分)
    (2)战略:科教兴国(1分)。
    原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它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2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教育。教育,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2分)
    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分)
    (2)符合题意,两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如:①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把
    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②善观察,富想象,勤动脑,勤动手。③敢于质
    疑,敢于向权威和传统挑战。④多参加科技竞赛、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等活动,从小
    制作小发明做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