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中考政治复习资料: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专题复习提纲
http://www.newdu.com 2025/11/17 02:11:28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12年政治中考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单项选择题解题: 方法一、直选法 直选法主要针对那些以直接考查书本基础知识为目的的单项选择题。 例题: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 ) A.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B.我国的人口问题严峻 C.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仍处于不发达阶段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三课第一框“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这一基础知识,根据教材,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国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其他的虽然也是我们国家的情况,但是不是我们的基本国情。所以此题正确答案应为 C 。掌握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平时要认真阅读教材,牢固掌握教材上的基础知识,一些非常重要的知识要能准确记在头脑里。 方法二:排除法 排除法是指在题干为正向选择(选择正确的题肢)的前提下,对题肢本身错误,或者题肢观点虽然正确,但与题干要求的规定性无关,以及题肢的观点与题干要求的规定性逻辑不符的题肢进行排除的解题方法。 运用排除法解答选择题时,应做到两个排除:一是排除观点本身错误或包含着部分错误观点的题肢,此谓排错法;二是排除观点虽然正确,但与题干要求的规定性无关的题肢,此谓排异法(逆向选择题恰恰相反) 例题:下列关于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宪法规定国家所有的问题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一致 D、宪法是根据普通法律制定的 解析:此题是一道正向选择题,即要求我们选出正确的选项。我们可以先对四个选项进行正误辨别,找出题肢本身有误的选项:选项B错误,因为宪法规定的是 国家最根本的问题 ,不是所有的问题。选项C错误,因为: 两者制定和修改程序不一致 ;选项D错误,因为:普通法律是根据 宪法 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是普通法律的 立法依据。根据题干的要求, A 选项符合题意。 练习1: 1、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 ) A.生命健康权 B.自由权 C.姓名权 D.隐私权 2、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 ) A.公民 B.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人民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3、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 ( ) A.农村人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B.人口的分布不平衡 C.男女性别比失衡 D.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 )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共产主义 C.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练习2: 1、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总会有各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愿望和目标的实现受到阻碍,或遇到天灾的打击而遭受挫折的时候。这说明: ( ) A.人们的需要太高 B.挫折是普遍存在的,不可避免 C.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挫折 D.有的人会遇到挫折,有的人不会 2、“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句古训告诉我们,要了解自己可以通过 ( ) A.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B.与他人的接触和比较中认识自己 C.参加集体活动了解自己 D.父母的评价认识自己 3、关于自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需要他人的任何帮助 B.从学会走路开始,我们就获得了身体的自立 C.当能够自己吃饭穿衣时,我们就有了自立生活的体验 D.走上了工作岗位,能够自己养活自己,我们就获得了基本自立的人生 4、部分市民不慎购买了质量低劣的爆竹燃放,导致被炸伤,作为受害者,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 ) A.吸取教训,以后不再购买 B.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C.自认倒霉 D.将销售点砸掉,防止更多市民受害 5、某校初一学生寝室丢了东西,老师怀疑是本校学生所为,在查无结果的情况下,让同学们投票“选小偷”。这种做法 ( ) A.能够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B.保护了学生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C.是同违法行为做斗争的手段 D.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不定项选择题解题: 第一步,审题干: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其根本任务是要准确理解题意,明确题干的要求。因此,一定要认真、仔细阅读题干,吃透题干,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题干的要求,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和限制性词语,明确解题的方向和范围。否则,曲解题干就会错选或漏选。 例题:下列做法能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 ) A. 全社会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 B. 国家颁布实施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C. 我国将从农村开始,逐步实现真正全免费的义务教育 D. 我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从上述选项看,四个选项都符合教材知识的内容,故都可以作候选的正确选项。那么究竟应该怎么样选择,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审题干。明确题干的要求和题目的指向, 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和限制性词语,明确解题的方向和范围。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有两个,一是 精神文明建设 ,二是 中心环节。从选项看,四个选项都符合第一个关键词,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内容。我们再进一步分析题干,结合书本知识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 思想道德建设和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其中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的中心环节。结合第二个关键词,我们知道只有体现思想道德建设的选项才能够选择。因此,本题的 CD 选项不符合题干的所有关键词,不能选择。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B 第二步,审题支: 对所有题支要仔细逐个阅读,全面分析,弄清每个题肢的意思,排除那些本身表述错误,或所持观点片面、绝对化的题支(逆向选择题除外),以缩小选择范围。 例题:在警方的一次扫黄打非行动中,一个黄色网站被查处了,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个网站的建立者竟然是两位中学生。他们的行为遭到了法律的处罚,他们的行为也使家人和同学感到非常吃惊,因为在周围人眼中,他们俩是电脑高手,他们的电脑技术很令人羡慕呢。这个案例给我们的教训是 ( ) A.庸俗的生活情趣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B.喜欢电脑是庸俗的情趣,应该放弃 C.庸俗的生活情趣必然导致我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D.庸俗的生活情趣有害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解析:有的不定项选择如果题支本身是非常清楚和完整的,我们可以在选择的时候先审题支。对所有题支仔细逐个阅读,全面分析,弄清每个题肢的意思,排除那些本身表述错误,或所持观点片面、绝对化的题支,以缩小选择范围。如本题中的 B 选项,很快可以确定是错误的表述,不能选择;而 C 选项的观点过于片面,犯了绝对化的错误,也不能选择。因此我们通过对题支的分析和排除,本题的选择只能在 A、D 两个选项中,这样就极大缩小了选择的范围,有利于我们迅速做出正确的选择。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D。但是特别要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道逆向选择题,那么答案 B、C 。 第三步,审题干和题支的对应关系: 不少同学往往以为凡是选项表述正确的都能入选。其实,选项能否入选的关键不在于观点本身正确与否,而在于观点是否符合题干的规定范围,或者说是否符合题意。因此我们只能选择那些和题干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且意思一致的题支,对于那些和题干无关的题支,不论其本身说法多么正确也不能选。 例题:从2001年起连续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技技术奖励大会,对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进行表彰和奖励。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 ( ) A.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 B. 把发展科技作为中心工作的坚决决心 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解析:本题以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设立为背景,考查我们对科教兴国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首先,我们明显可以看出 B 选项是错误的;因为 我国的中心工作应该是经济建设 选项 C 虽然本身是正确的,但是我们结合材料背景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其本身虽然是正确的,但是它和题干之间不存在对应 关系,和题干无关,不论其本身说法多么正确也不能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A、D 。 练习1:(审题干) 1、下列对正义的理解正确的有 A.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 B.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 C.不偏不向就是正义 D.为了维护正义,我们可以采取一切手段 2、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对外来文化,我们正确的态度是 ( )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采取防卫心态,漠视甚至歧视 C.全盘吸收,照搬照抄 D.采取开放心态,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 3、2005年1月18日,中国南极考察队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到达南极冰盖的最高点。这是 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冰盖的最高点。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 A.这是人类艰苦创业精神的又一次体现 B.这体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C.中国只有抢占南极,才能独享南极资源 D.这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精神 4、关于小康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今天,我国绝大多数人的衣、食、住、行、用等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B.小康社会的建成,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里程碑 C.“小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是毛泽东首先提出来的 D.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就实现了我们党的最高理想 5、但丁说过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关于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不要听别人的意见、盲目自信、刚愎自用 B.听了别人的说法,虽然认为是对的,但是自己做不到 C.认真分析别人的说法,但判断自己是对的就要坚持原则 D.判断自己是对的,坚持自己的原则,并不是不重视他人的意见 练习2:(审题支) 1、生活中,人们对宽容有各种各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宽容意味着事事都要做出忍让 B.宽容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 C.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 D.要宽容就没有原则,讲原则就无法宽容 2、下列关于交往的观点,正确的有 ( ) A.朋友之间应该以诚相待,不应该有自己的隐私 B.只能和成绩好的同学交往,因为他们能为我提供帮助 C.男女生之间正常交往有利于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D.男女生之间交往,应多进行集体交往,少进行单独交往 3、“劳模”可以说是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精神的代名词,然而,当姚明当选为“全国劳模”以后,人们对“劳模”和“艰苦奋斗”精神有了更多的思考。下列关于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理解正确的有 ( ) A.艰苦奋斗就是要过苦日子,就是要不计报酬,无私奉献 B.不同时代,艰苦奋斗精神的内容也有所不同 C.不怕艰苦,勇于开拓创新是当代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表现 D.艰苦奋斗不仅是一种精神,还是一种行为 4、下列关于精神文明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发展教育和科学 B.发展问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公民” ( ) 5、“60年代在天上(太阳),70年代在墙上(挂钟),80年代在手上(手表),90年代在腰上(传呼机,手机)”是对20世纪我国老百姓看时间方式的生动写照。这反映了( ) A.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B.党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 C.我国已经是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D.90年代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全面处于世界最前列 练习3:(审题干和题支的对应关系) 1、关于共同富裕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B.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 C.必须通过先富帮助后富,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D.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 2、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我国民族精神的句子有: (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3、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下列古训能较好地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 A君子耻其言过其行 B三人行必有我师 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坚强的意志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心理品质,大家都想成为意志坚强的人,都想做一个生活的强者,下列属于坚强意志表现的是 ( ) A.主观武断,一意孤行 B相信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 C.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善始善终 D善于自制,能够做到忍耐和克制 5、在现实生活中,侵害人的生命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为此,我们必须 ( ) A.学习法律知识,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B. 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C.在生活中磨砺自己坚强的意志 D.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主观题(非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与方法: (一)、题型特点 主观题是除选择题之外的考查学生的一种重要题型,它的类型多样,可以是辨析题、言行评析题、图表题、关系类题、活动探究题等,它的信息容量大、分值大,答案的组织综合性强,一般来说,主观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知识综合能力、迁移能力、归纳能力和演绎能力等。 (二)、一般的解题步骤 例题A:一群青年人形成了一个“新失业群体”,他们终日与麻将等为伴,不愿就业。他们靠父母供养、被人们称为“啃老族”。目前我国65%以上的家庭存在着“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基本靠父母供养。 请你对“啃老族”年轻人的行为进行评析。 第一步:审题、破题:找出问的关键词,明确指向。这一步是答题的重要前提。 我们先进行审题,找出问的关键词有三个,即○1 年轻人 、○2 行为 、○3 评析 根据关键词,我们知道这是一道辨析类的题型,它一般包括三步,即○1 判断 、○2 分析 、○3 下结论 第二步:结合问看材料,找出“有用”材料 结合问的要求,我们必须找出并在材料中划出“有用”材料(见材料中划线的部分),即 年轻人的行为。他们分别是:○1 终日与麻将为伴,不愿就业 、○2靠父母供养、 ○3形成了新失业群体,在我国家庭比例很高 。按照问的要求,我们要对以上三种行为进行评析。 第三步:寻找对应的书本知识 在“有用”的三个材料找出来以后,我们要对这三种行为进行评析。即找出材料相对应的书本知识点。在进行这一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应用多角度和辨证的思维分析和看待问题,在这里,我们提倡大家可以使用打草稿的方法进行分析,准确和迅速找出我们需要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思路来组织知识点: 按照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有用”材料对应的书本知识 心理道德法律国情 1终日与麻将为伴,不愿就业不能抵制不良诱惑,缺乏坚强意志对自己不负责的表现无缺乏理想和艰苦奋斗精神 2靠父母供养不能走向自立自强没有尽到孝敬父母的责任没有尽到赡养父母的义务无 3形成了新失业群体,在我国家庭比例很高 无没有尽到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无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通过我们的奋斗成为现实 第四步:表述答案(书写): 依据解题第二步中所列表格,本题可分四点作答:①分析“终日与麻将为伴,不愿就业”的行为②分析“靠父母供养”的行为③分析“形成新失业群体,在我国比例比较高”的现象④进行总结,表明态度,说明我们应该有的正确的做法。 在进行表述答案(书写)的时候,我们要想取得比较高的分数,就必须做到三个要求:①对答案进行分点,以方便阅卷老师的批改和给分;②材料+书本知识有机的结合,不出现两张皮的现象;③表达的完整性,要使得老师能够看懂你写的答案。切记:你的答案是给老师看的,不是给你自己看的。 例题A的答案如下: ①“啃老族”终日与麻将为伴,不愿就业,说明他们沉迷于娱乐,缺乏抵制不良诱惑的坚强意志,同时还体现出他们缺乏理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②“啃老族”靠父母供养,说明他们还没有做到基本自立,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同时没有尽到孝敬父母的责任和履行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也是对父母不负责的行为。 ③“啃老族”现象在我国家庭中占到很高比率,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利。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现代化建设任重道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通过我们的奋斗成为现实,“啃老族”没有尽到对国家、社会的责任。 ④因而,“啃老族”的行为应受到社会的谴责,他们应当培养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精神,赡养自己的父母,同时要树立为国家、社会尽责作贡献的意识。 请按照以上思路,对例题B进行分析:(按照四步分析方法进行) 例题B:(06年南京中考题)在南京某家电商场冰箱柜台前,有一对母女在讨论: 母:就买这台冰箱吧!它价格比较便宜。 女:这是有氟冰箱,会破坏环境,还是买那台无氟冰箱吧,价格虽然贵了点。 母(生气):你就知道大手大脚花钱,不懂节俭,我不同意。 女:…… 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母女的言行。 (三) 近几年中考中主观题答题经常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答题时没有思维的过程,拿到题目就写,没有完整的答题思路。 思考步骤:在初读材料的基础上,注意审题,看清问题的具体要求,然后带着问题细读材料,这样既能保证阅读材料的针对时,实效性,又节省了考试时有限的宝贵时间。 建议:打草稿。 2、不按题目的要求去做,审题不清,随意性大。 建议:认真审题、审问 设问举例: ①“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05年南京市中考题) 我的审题思路: 抓住关键词:材料/这一观点 ②请列举两项你在日常生活中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具体行为。(要求:行为应具体、可信) (06年南京市中考题) 我的审题思路: 抓住关键词:行为/具体/可信 3、不能将观点和材料有机地结合,答题时忽略材料的作用,不能深入地理解分析材料。 例题:观点从材料中来 材料:据调查不良口袋书流行的原因主要有: ○1吸引学生的优秀读物少;○2学习枯燥压力大,口袋书让中学生觉得轻松;○3内容刺激,满足中学生好奇心;○4正规出版物价格昂贵,非法出版的口袋书便宜等; 结合材料,请谈谈为了抵制不良口袋书对中学生的侵蚀,国家、社会、学校、自己应采取哪些正确的做法? 结合材料思路: 在分析正确做法的时候要求能够结合材料中的“原因” 设问举例: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1面对我国的快速发展,有些西方人惊呼:“中国强大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已不再是初级阶段了。”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05年南京市中考35题)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冯艾为何能在艰辛中依然感到快乐?(05年南京市中考36题) ○3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科教兴国与对外开放的关系。(06年南京市中考35题) 我的启示: 在分析两者关系的时候要求能够结合“上述材料 ” 4、角度单一,重复,不能多角度、多层次、辩证地分析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