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复习提纲3
http://www.newdu.com 2025/11/17 07:11:41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复习角度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命题思考: 1. 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哪些优越性? 复习角度二: 民族政策与新型民族关系 命题思考: 1、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3.我国现在形成了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 4、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5、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含义包括哪几方面? 6、甘肃舟曲泥石流发生后,汉族、藏族、回族、维吾尔族、羌族……所有人的心都紧紧地连在一起,纷纷奔赴舟曲灾区开展抢险救灾,把无私援助之手伸向舟曲同胞。这说明了什么? 复习角度三: 关注民族地区发展 命题思考: 1、列举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事实。 2、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复习角度四: 维护民族团结 命题思考: 1、维护民族团结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2、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有何特别重要的意义? 3、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要坚持的四个“必须”是什么? 4、 青少年应怎样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复习角度五: 坚持“一国两制” 命题思考: 1、“一国两制”的含义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2、我国政府对台立场(态度)是什么? 3、“一国两制”方针对于解决台湾问题有何重要意义? 4、上海世博会举行期间,香港特别行政区于2010年6月23日——7月15日在上海世博园区举办“一国两制”专题展览,介绍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在“一国两制”方针之下的发展。 请问,香港回归以来的发展事实说明什么问题? 复习角度六: 扩大两岸交流 命题思考: 1、《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使两岸同胞对和平统一充满了信心,你认为这种信心来自哪里? 2、举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有何重要意义? 3、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有何重要意义? 4、两岸关系取得重要进展,呈现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5、首届“两岸汉字艺术节”在京开幕。2010年9月16日----10月15日,由中华文化联谊会、台湾“文化总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首届“两岸汉字艺术节”在北京开幕。艺术节期间将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展示汉字的魅力,活动包括名为“追忆•汉字:典藏文明之光”、“雅尚•汉字:翰墨千秋书法”、“意韵•汉字:汉字艺术印象”、“乐活•汉字:汉字创意生活”、“感知•汉字:发现之美” 五场主题展览。 谈谈你对两岸汉字艺术交流的看法。 6、材料一:2010年9月13日至19日在台北举办的“2010台湾陕西周”,以“文化交流、认亲拜友、科技联盟”为主题,本次启动仪式是“2010台湾陕西周”文化交流的一部分,象征两岸园艺接力与文化合作的新起点,台北与西安接力办花博/世园的新篇章由此开启。 材料二:2011“雁塔祈福 钟鸣五洲”祈福晚会将于12月31日晚举行,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将西安敲响今年雁塔祈福的新年钟声。 (1)请你概括出两则材料共同说明的道理。 (2)列举出2010年两岸交流的重大事件。 复习角度七: 推动和平统一 命题思考: 1、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是什么? 2、为何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说明台独不得人心? 3.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当今时代潮流 4.几十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实践说明的问题 5、国家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举措,有哪些重要意义? 6、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国家应该怎么做? 7、在维护祖国统一的问题上,青少年应该如何做? 8、 2010年9月11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互致函电,通报双方已完成相关准备工作,确认《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与《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于9月12日生效。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由此站上新的起点,跨入了互利双赢、合作发展的“ECFA新时代”。 (1)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前提是什么?怎样理解这一前提? (2)请你谈谈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与《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的意义。 (3)两岸关系迅速发展,我们对两岸最终和平统一充满信心,原因是什么? 9、为进一步扩大西安世园会在台湾地区的影响,以台北花博会和西安世园会为桥梁,共促两地文化交流与沟通,2011西安世园会执委会2010年11月29 日在西安启动了“是缘(世园)让我们走到一起”两岸学生使者交流活动。活动将征选出170名两岸使者代表,在台北和西安举办系列交流活动,提高两岸学生对西安世园会的了解,传递两岸情谊。 假如你被选为大陆学生使者到台湾交流,你想对台湾同龄人说些什么? 10、2010年9月21日,以“推进和平发展,促进和平统一,实现民族复兴”为主题的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会在香港开幕。大会为期两天,通过了纲领性文件《香港宣言》,成为凝聚全球华侨华人意志、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又一重要文件。 维护祖国统一,推进两岸和平和平发展,是全体华人的共同愿望与义务。 (1)请你就如何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给国家提交几条建议。 (4)在班级“维护祖国统一”主题讨论时,肖扬说“维护祖国统一是大人才能做的事,与我们学生无关系”,请你对肖扬的观点进行辨析。 主题十二、 构建和谐世界,促进共同发展 新闻链接: 1、2010年9月13日, 世界经济论坛2010年新领军者年会(第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强调,我们将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把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解决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促进中国经济更大更持久地发展。本届论坛以“推动可持续增长”为主题。 2、2010年10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了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开幕式并致辞。本届会议主题为“改善民生:提高公民福利和尊严”,将分别讨论改善全球金融和经济治理、促进可持续发展、全球性问题、国际形势和地区热点问题、亚欧社会文化交往和亚欧会议未来发展等议题,还将正式接纳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为亚欧会议成员,使亚欧会议成员增至48个。 3、2010年11月13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日本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亚太地区总体经济发展势头较好,已成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复苏和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同时,本地区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难题和挑战,维护经济发展成果仍需付出艰苦努力。我们应该适应世界和地区经济形势变化,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实现亚太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2011年1月18——2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胡锦涛在欢迎仪式上致辞时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让我们抓住机遇、携手前行,共同加强中美伙伴合作,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复习角度一、 把握世界发展趋势 命题思考: 1. 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2.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4、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 5、怎样解决和平与发展的问题? 6、人类面临哪些世界性问题? 7、怎样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 复习角度二、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命题思考: 1.简要说明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2.如何正确认识当今世界舞台上的中国? 3. 我国面临着哪些发展机遇? 4. 我国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5、为什么说我国在发展上机遇和挑战并存? 6、上海世博会是国际展览局第一次选择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类世界博览会。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7、办好上海博览会的重大意义 复习角度三、 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 命题思考: 1、面对当前的国际局势,我们为什么要增强忧患意识? 2、树立全球观念主要指的是什么? 3、国际金融危机带给我国的重要启示有哪些? 复习角度四、 维护世界和平 命题思考: 1、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为什么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3、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国际形象? 4、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应该怎样做?(或提建议) 5、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做出贡献? 6、面对全球化的经济危机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方针、政策说明了什么? 7、当前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说明了什么? 8、进入2010年秋季以来,多国政要高官陆续访华,中国领导人外访脚步频密。围绕“世博”和“峰会”两个主题,中国掀起一波“秋季外交”的高潮。上海世博会期间,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60多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议长、重要王室成员、国际组织负责人相继来到上海出席世博会; 9月,温家宝总理应邀出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和第6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等系列会议。在48小时内,接连出席了近20场重要会议和活动,展开了密集的外交活动;10月2日,温总理又启程赴希腊、比利时、意大利、土耳其访问,并出席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和第十三次中欧领导人会晤。这说明什么道理? 中国外长杨洁篪曾撰文说,作为首次承办注册类世博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开创性提出世博外交的时代命题。首脑外交、民间外交、绿色外交、经济外交、公共人文外交等相互结合,展现出一幅精彩纷呈的世博外交画卷,全方位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极大地丰富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时代内涵 主题十三、 计生、环保、低碳,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闻链接: 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自11月1日零时开始。11月15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统计局向全国人民致感谢信,表示人口普查已顺利完成入户登记工作,普查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2、 2011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扎实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出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制定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增发电装机容量4.45亿千瓦,其中水电9601万千瓦、核电384万千瓦。 关停小火电机组7210万千瓦,淘汰了一批落后的煤炭、钢铁、水泥、焦炭产能。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造林2529万公顷。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万平方公里,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和工业“三废”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五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9.1%,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2.45%、14.29%。” “十二.五”“我们要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大耕地保护、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2010年8月10日新华社讯,我国将首先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开展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的试点工作。 4、2010年11月2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6次缔约方会议在墨西哥海滨城市坎昆 开幕,为期12天的会议将继续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磋商。 5、《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以推进节能减排为切入点,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生态陕西。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加大重点区域和行业的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展渭河全线治理,加强秦岭生态保护,创建低碳示范省,使三秦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复习角度一、 实行计划生育 命题思考: 1、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 2.我国目前人口问题的影响 3.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目的、要求 4.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怎样做? 5、思考人口资源和人力资源强国的联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