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中考政治复习资料:必修2检测同步测试题(附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5/11/17 01:11:30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9.“村里有村务监督小组监督,镇里有经管站把关,村财务开支每一季公开,不仅让群众明白了,也使我们这些村干部清白了,再也听不到村民说我们‘捞了油水’。”止马镇虎塘村支部书记对镇里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后出现的可喜变化如是说。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最终是为了 ( ) A.切实监督村干部的行为 B.实现村民自治 C.维护广大村民的利益 D.维护干部的名誉,搞好干群关系 民主监督权利是我国公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权利之一,而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利也是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必要途径。据此回答10~12题。 10.某地考核领导干部有新规定,群众投票不满意率达到50%就不称职,不称职者将进行组织调整或降职安排。这反映了我国公民通过 ( ) A.调整干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B.民主监督,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C.民主选举,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D.任免干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11. 2010年7月11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指出,县处级副职以上干部,每年1月31日前集中报告家庭财产、本人婚姻变化和配偶子女移居国外等事项,并明确规定瞒报谎报将受纪律处分。我国公民如果发现瞒报谎报的行为,可以( ) ①到处张贴广告行使监督权 ②通过信访举报制度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③通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进行民主监督④利用网络媒体随意发帖行使监督权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2.近几年,在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贪污贿赂案中,80%以上的线索来源于群众举报。绝大多数检察机关都设立举报电话和网址。这给公民的启示是( ) ①要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要增强责任感 ③要增强树利与义务意识 ④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不惜一切代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二、简析题(共13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家发改委2010年10月9日正式公布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从9日起至本月21日,社会各界可以通过信函、传真或网络等方式,对该《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 《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要求各地在制定居民阶梯电价实施方案过程中,要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对阶梯电价的实施范围、档次划分、户数认定等方面进行认真论证。实施方案形成后,应按《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规定进行价格听证后实施。 (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公民通过哪些方式参与民主决策?(4分) (2)有人认为“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是专家们的事,中学生没有必要参与。请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你的看法。(9分) 三、探究题(共15分) 14.请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情景一 全国县乡两级人大代表进行换届选举,作为选举人,你参与某选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妈妈说:“选谁都无所谓,我替你随便画几个圈得了。” (1)情景一中,你同意“妈妈”的观点吗?为什么?(5分) 情景二 2010年第16届亚运会召开前夕,广州亚组委为了让“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决定向市民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 (2)情景二中,你想对决策部门提出建议,你会通过哪些具体途径?(3分) 情景三 某镇政府在修筑公路时,与某村村民发生矛盾冲突。该村村民要求镇政府对此事予以合理解决,但未得到答复。于是该村少数人组织、煽动部分村民堵塞该村公路路段,并打伤民警,砸坏公务车辆。 (3)情景三中,部分村民的做法属于无序的政治参与,这样的参与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4分) (4)以上三个问题的探究,对我们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有很大启发,请问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政治性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3分) 答案 1.C 2.C 3.D 4.B 5.C 6.A 7.B 8.B 9.C 10.B 11.B 12.A 13.(1)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2)①重大决策需要重视发挥专家咨询制度的作用,这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但如果认为只是专家的事,是不正确的。 ②参与民主决策,是公民的民主权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有利于推动决策的实施,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③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应依法有序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从实践中锻炼政治素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从而不断地健康成长。 14.(1)①不同意。 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直接影响选举的效果;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和政治素养高低的体现。 (2)在政府网站留言、给市长或政府职能部门写信、参加听证会、参加各类公众征集活动等。(如果答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等也可) (3)①宪法和法律的权威遭到藐视。②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无法维护。③正常的政治活动无法进行。④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遭到损害。 (4)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2012届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复习提纲1
- 下一篇:2012届中考政治热点:复习提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