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中考政治复习资料: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专题复习提纲
http://www.newdu.com 2025/11/16 07:11:5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11年中考思想品德讲义 第十五讲 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 考点梳理 一、对应考点 1.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3.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 二、常见考点问答 1.我们受教育的权利 (1)义务教育的特征:①强制性,即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凡不履行的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②普遍性(统一性),即所有适龄儿童、少年都要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③免费性(公益性),即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免收学费。 (2)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在当代,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因此,从公民自身的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物质力量,是国家发展的先决条件。因此,从国家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3)维护受教育权的法律及方式 ①我国保护受教育权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②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维护。 (4)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①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其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其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其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②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③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公民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 (1)只有公民的合法财产才属个人所有,才受法律保护。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2)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3)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民法通则、刑法等。 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法律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民事法律手段,这是最普遍的做法。二是通过刑事法律手段,这是最有力、最严厉的保护方法。 (4)公民维护自己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法律手段: ①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恢复原状、返还原物、赔偿损失等。 ②当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受到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的违法行为的侵害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撤销裁决,或予以行政赔偿。 3.公民的继承权 (1)遗产的定义及其应具备的条件 ①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称为遗产。应具备的条件: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②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继承权指的是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2)继承的两种方式: ①法定继承。A定义: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又由法律直接规定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B继承顺序: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第一顺序继承人不继承的,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C遗产分配原则:一般情况下,应当均等分配;特殊情况下,可以不均等(权利义务一致性原则、照顾原则)。 ②遗嘱继承。A定义:指按照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B程序和条件:被继承人生前可以立遗嘱将个人的合法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数人继承。被继承人生前立的遗嘱必须真实、合法、有效。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 ③遗赠:公民将自己的财产赠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称为遗赠。 (3)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怎样做? 我们在遗产继承中,应该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相互宽容,不要斤斤计较,见利忘义。当我们的继承权受到侵犯时,不要忍气吞声,要增强维权意识,学会依靠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4.公民的智力成果权 (1)智力成果权:智力成果权也叫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 (2)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智力成果权? 增强维权意识,当自己的智力成果权受到非法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权的保护,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权的事情。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受到非法侵害后,可以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5.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我国专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利的一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是:3月15日;消费者维权热线是:12315. (2)我国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它规定消费者享有下列权利:安全权、知悉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监督权等九项权利。 (3)作为消费者,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 ①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对商品信息进行比较、鉴别,不盲目追随其他消费者,选择适当的消费行为。②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的知识:包括商品、服务、市场以及消费心理等方面;③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如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消费者维权途径等;④增强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在交易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相关知识,保持应有的警惕,尽量不给不法经营者有可乘之机,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在侵权行为发生后,我们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消费者维权的合适的途径有哪些? 如: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消费者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如何履行相应的义务? 如:到商场购物太度要谦和,说话要有礼貌;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以免耽误其他顾客购物;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应表示感谢;维护经营者的正当利益等。 (6)你认为如何才能营造和谐放心的消费环境?(提合理化建议) 国家:完善法律法规依法治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政府:严厉打击侵犯消费者合法权利的违法行为;认真履行市场监管的职责,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 社会:广泛宣传提高人们维权意识,开展“产品质量万里行、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 经营者:依法规范自身行为,不经营不合格的产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诚信经营; 明星:代言品牌要慎重,要有调查、论证、选择,依法代言,不代言不合格的产品;增强自身的道德素质远离诱惑。 消费者个人:增强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积极同各种侵权行为作斗争等。 命题探究 1.教育的重要性。要能够结合九年级《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与《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综合把握,中考将以主观性试题考查为主。 2.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新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倍受人们关注,同学们在复习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此要注意新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的特征与教材中的表述不一致,复习时要引起注意。 3.我国法律只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不保护公民的非法财产。对财产所有权这一知识点,要从选择题、概括题角度把握,注意了解财产所有权的内涵。 4.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对于这两种继承方式要注意其区别,中考多以选择题为主。 5.对于智力成果权,结合当前打击盗版、保护知识产权的热点话题去整体把握。 6.消费者权益话题是历年中考的重点,在备考时要结合现实生活中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案例,结合教材全面把握,明确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以及受到侵害时维权的途径。考查题型可能涉及到选择题、概括题、观察与思考题、活动与探索题等多种题型。 典例精析 1.(08重庆市)简答题: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小明转学到了某重点中学。由于小明说话有些地方口音,原班个别同学公开嘲笑他为“老土”,对这种冒犯行为,小明一方面要求该同学停止侵害,另一方面努力通过自己的成绩来证明自己。不久,小明的一篇优秀作文在杂志上公开发表,还获得了稿费。小明的勤奋和才能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学期结束时,大家都推选他为三好学生。 请问:小明依法享有和维护了自己的哪些合法权益? 答案:小明依法享有受教育权,智力成果权,和荣誉权,维护了自己的名誉权。 【分析】:该题综合考查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和文化、经济权利。材料首句表明小明享有受教育权;小明制止同学对自己的嘲笑表明小明维护了自己的名誉权;“小明的一篇优秀作文在杂志上公开发表,还获得了稿费”,这表明小明享有“智力成果权”;“学期结束时,大家都推选他为三好学生”,表明小明享有“荣誉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