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2012届中考政治复习资料:公平正义 法治中国复习提纲


    公平正义 法治中国
    (关键词:打黑除恶 醉驾入罪 社会保险法 法制宣传日)
    整理:上高中学 冷保明
    【热点回放】
    打黑除恶 刑法修正案 “我爸是李刚”案 药家鑫案 醉驾入罪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社会保险法 法制宣传日 3Q大战 ……
    【考点扫描】
    公平正义 依法治国及其要求 竞争与合作 法律的特征、本质与作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生命健康权 宪法 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监督权 权利与义务
    【观点提炼】
    1.公平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崇尚公平,维护正义。
    2.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
    3.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我国法律体现.民的利益和意志。我国法律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调解矛盾纠纷、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法律保护、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的立法权.
    6.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7.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前提条件,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
    8.依法治国的意义:①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③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⑤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9.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位,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其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10.公民依法享有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财产所有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和财产继承权、智力成果权、监督权、受教育权、…不受侵犯。
    11.消费者依法享有生命财产安全权、自主选择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
    12.未成年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给予特殊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
    13.公民都依法享有监督权、建议权,未成年也享有监督权、建议权;公民行使监督权、建议权可以通过给有关部门打电话、写信、发电子邮件,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通过新闻媒体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等方式实现。
    14.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
    15.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是公民意识的集中体现。
    16.公民要增强权利意识,正确行使权利,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杜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权利;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予以维护。
    17.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公民责任意识的表现。青少年敢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更要善于斗争。
    18.生活在法活国家里,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青少年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律已,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防微杜渐,拒绝不良行为和不良诱惑,不违法犯罪。
    【考点链接】
    ★【角度一】打黑除恶 维护正义——依法维护社会稳定
    1.为什么说重庆打黑维护了社会正义?
    答:在社会进程中,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利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是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利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重庆打黑风暴扫除了社会黑恶势力及其保护伞,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利益,所以说是维护了社会正义。
    2.谈谈你准备如何做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
    ①首先要明辨是非,分清什么是正义的行为,什么是非正义的行为;
    ②要遵守正义的制度;
    ③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身在自己身上,要以正当的方式奋起抗争;
    ④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要见义勇为,及时对受害者给予声援和救助。
    3.重庆黑社会组织头目陈明强等人以及充当黑社会保护伞文强等被绳之以法说明了什么?
    答:①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②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适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⑤我国法律是保护人民、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⑥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⑦生活在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4.“打黑险恶”风暴留给我们哪些启示?
    答: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
    ②依法治国要求执法部门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我们要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5.重庆公安局“涉黑涉恶”线索绝大多数来自群众举报,其中80%的网络监督都是实名举报,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答:①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崇尚公平,维护正义.
    ②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离不开人民的参与、支持与监督。
    ③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④公民的法制观念,权利意识明显增强。
    6. “网络监督”、“网络问政”的重要意义.
    答:①拓宽了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有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②有利于健全法律监督制约机制,防止腐败和权力被滥用;
    ③有利于促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为人民办实事;
    ④有利于党和政府决策更加民主化和科学化,尊重民意,反映民意等等。
    7.公民利用网络表达意见时应注意什么?
    答:应自觉遵守法律和道德,语言文明;应当实事求是,不得捏造事实污辱诽谤他人: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他人的合法利益等,不得超出法律许可的范围。
    ★【角度二】罪(醉)在酒中 毁(悔)在杯中——醉驾入罪
    8.“打击酒驾”“醉驾入罪”这些热门法制词汇折射出我们所学的哪法律知识?
    答: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
    ③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的功能,并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的利益.
    ④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⑤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
    9.2010年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宣传日”,郑州市公交总公司的千余名司机在绿城广场庄严宣誓,“拒绝酒后驾驶,为自已生命负责,为家庭幸福负责”。请你简单谈谈广大司机开展宣誓活动的意义。
    答:通过驾驶员宣誓活动,可以强化他们的自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让他们在驾车时时刻牢记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营造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围。
    10.请你为预防酒后驾驶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答:①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②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你拒绝酒后驾驶;③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④罪(醉)在酒中、 毁(悔)在杯中。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