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上册同步练习题(带解析和答案)(2)


    5.(2009•宁波中考)2009年3月13日,宁波市市委书记巴音朝鲁通过中国宁波网与网民对话交流。这有利于( )
    ①了解群众困难、维护群众利益 ②公民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③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市委书记与网民通过网络对话交流,说明政府对群众的关心,公民对国家社会的关注,是正确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表现,有利于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①②④正确;③错误,在我国,人民通过选举的方式选出人大代表参与国家管理,并不是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6. 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的政治义务。国家安全的内容包
    括( )
    ①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②国家的机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
    ③社会秩序不被破坏
    ④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国家安全内容的认识和掌握。国家安全包括的内容范围比较广泛,凡是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以及国家的机密等都属于国家安全。题目中容易选错的是④,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属于国家主权问题,当然也属于国家安全。因此,①②③④均属于国家安全。
    7.(2010•青海模拟)2010年1月30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决定向台湾出售“黑鹰”直升机、“爱国者-3”反导系统、“鱼鹰”级扫雷艇、“鱼叉”导弹、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等武器,总价值近64亿美元。美国政府的这一决定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这说明( )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尽的义务
    ②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③我们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④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行使监督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C。美国的行为侵犯了我国的主权,我们应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坚决维护国家安全。这是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应尽的义务,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④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二、材料分析题(共13分)
    8.观察右图,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漫画《力拓间谍案》蕴含的道理。
    【解析】本题是一道漫画类概括题。解答此题,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认真看图,这是解答好漫画题的前提条件;二是读懂寓意(即审题),这是解答漫画题的关键所在;三是准确找出题中的有用信息,这是解答好漫画题的基础。通过仔细看图,我们了解到漫画中的两个关键信息:“文件包”、“人民币”。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二者的联系,用钱购买经济情报。结合所学教材知识可知,这是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违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也是一种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当然,我们也可以从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等方面来回答。
    答案:这种行为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这种行为违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这种行为属于违法行为,要受法律制裁等。这启示我们要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三、活动探究题(共16分)
    9.小乔同学作为我国2.98亿网民中的一员,经常上网浏览新闻、查阅资料、发帖留言、在线交流。2010年以来,以下消息引起了他的关注——
    请你和小乔同学一起参与网上互动。
    (1)结合上述消息,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谈谈网络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4分)
    (2)假如你与总理在线交流,请表明你对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的态度,并简要说明理由。(6分)
    3)为更好地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请你在下面的人民网“留言板”上发一个帖子。(6分)
    【解析】本题以互联网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是对网络作用的认识,回答时一定要注意“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切不可乱答;第(2)问主要考查我们对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可以从国家、社会、青少年等角度回答。第(3)问较为开放,言之有理即可。
    案答:(1)拓宽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有利于公民更好(或更便捷)地行使监督权、批评建议权等民主权利(或网络具有监督作用和表达社情民意的作用);有利于党和政府了解民情、听取民意;增强公民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等。
    (2)①支持。②能够净化网络文化环境;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促进人们精神文化生活健康发展;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等。
    (3)遵守有关法律,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利(或不侮辱、诽谤他人,不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和隐私权等合法权利,不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遵守网络道德(或社会公德),文明上网(或以事实为依据,不制造、传播谣言)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