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2011年河南省中考政治复习资料:基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试题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四大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讨论、交流资料等行为。
    3.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温馨提示:
    思想品德课程,关注国计民生,倡导道德践行,引领人生航程。
    唱响自信之歌,你我相伴前行,发挥最佳水平,祝你走向成功!
    一、请你选择(共20分)
    ——认真细致,点滴做起
    ▲单项选择(4小题,每题2分,共8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
    1.2011年1月30日,《人民日报》刊发 ,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第8个一号文件。 【 】
    A.《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C.《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D.《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
    2.在抗震救灾的最前沿,有他们舍生忘死的人生抉择;在奥运会的赛场上,有他们无私奉献的真诚付出;在世博会的舞台上,有他们互助友爱的青春风采;在祖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处处都有他们的微笑与温暖……2011年2月14日,“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组委会授予他们特别奖.他们是 【 】
    A.中国志愿者群体
    B.中国慈善者群体
    C.中国大学生群体
    D.中国农民工群体
    3.但存方寸土,留予子孙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变得越来越金贵。为坚守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从严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右图中弄虚作假、违规占用耕地的做法有悖于我国的 【 】
    A.科教兴国战略
    B.中部崛起战略
    C.西部大开发战略
    D.可持续发展战略
    4.经国务院批准,自2011年起,每年的5月19日(《徐霞客游记》开篇
    日)为“中国旅游日”。为了寻访徐霞客足迹,传承徐霞客精神,旅游日当天,
    来自全国百所高校的100名国内大学生和50名外国留学生齐聚浙江宁海,沿着古道追寻先人足迹。下列名言警句中能够反映“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徐霞客精神的是【 】
    A.君子一言,驷马难迫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D.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多项选择(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少选者:若有两个正确选项,只选一项者得1.5分;若有三个正确选项,每选一项得1分;若有四个正确选项,选三项者得2分,选一、二项者均得1分)
    5.“上网”、“报班”、玩伴少、学习压力大……“90后”的孩子,呈现出与“70后”、“80后”不一样的新“成长的烦恼”。与此同时,不少家长则抱怨如今的孩子“不好管”、“不懂感恩”、“不理解父母”等。针对上述情形,孩子和家长之间应【 】
    A.相互理解,积极沟通
    B.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C.顺其自然,各行其是
    D.换位思考,平等交流
    6.作文现“网语”,表达“键盘化”。“作业写到晚上11点,真是杯具!”一位老师感慨:最近批改学生作文,看了半天才看懂,原来“杯具”是“悲剧”的谐音,是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还有,“大虾”意指“大侠”,“餐具”就是“惨剧”,“童鞋”表示“同学”,“油墨”即为“幽默”……如果不知道这样的词汇,人家会送你一个词:“OUT” (落伍)!针对上述网络语言冲击规范汉语的现象,我们的正确认识有 【 】
    A.网络语完全可取代规范汉语
    B.网络语现实应用需严加筛选
    C.网络语最好只在网络里使用
    D.规范社会语言环境势在必行
    7.一塔耸峙郑东,万福齐臻中原。位于郑州市东南部的河南广播电视塔,又称“中原福塔”,塔高388米,是河南省地标性建筑,是世界最高钢结构观光塔。其核心景现是 2011年4月26日成功申请世界吉尼斯纪录的“锦绣中原”全景画,该画借助声光电的演示,使游客如入天地之中,在 360度的旋转平台上,感受时空的穿越、古今的交融,随着形象逼真的画面一一展现,中原大地的锦绣风光和厚重历史尽收眼底。“中原福塔” 【 】
    A.是彰显河南形象的崭新平台
    B.是建设文化强省的亮点工程
    C.是体现厚重河南的鲜活载体
    D.是河南科技成果的全面展示
    8.语重心长话希望,殷切期待指方向。2011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三点希望: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联系中学生实际,我们应该 【 】
    A.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
    B.坚持终身学习,培养创新精神
    C.注重学以致用,投身社会实践
    D.做到德才兼备,开发自身潜能
    二、请你辨析(10分)
    ——辨别分析,感悟明理!
    三、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置身情境,表达心声!
    10.地动山摇,摇不散中华魂魄;山崩地裂,裂不开万众一心。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里氏8.0级的特大地震强袭汶川。从那一刻起,英雄的中国人民穿越灾难,跨越废墟,共同编织了中国大爱,凝聚了中国力量,见证了中国速度,创造了中国奇迹;从救援到援建,现已基本实现了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从毁灭走向新生,从悲壮走向豪迈,走过风,走过雨,四川依然美丽!这一巨大变迁向世人昭示了什么?(三个方面即可。6分)
    (2)如果要编一部国人的“5•12”词典,你认为能够启迪自身成长的关键词语有哪些?请写出两条。(4分)
    11.材料一:中原崛起正春风,河南振兴气势宏。寄托着中原儿女的梦想和希望,凝结着干部群众的实践和汗水,闪耀着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关爱,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列入“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原经济区是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支撑中部,东承长三角,西连大关中,南临长江中游经济带,北依京津冀,具有自身特点、优势独特、经济相联、使命相近、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
    材料二:文化孕育精神,精神凝聚力量。《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提出,文化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推动力量,要充分发挥中原文化的优势,建设和谐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形成优势彰显、充满活力、全面繁荣的文化发展新局面,全面提升中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中原崛起,文以化之;河南振兴,文以铸之。在历史长河中,中原儿女锻造了哪些璀璨瑰丽的“中原文化名片”? (两个方面即可。4分)
    (2)传承华夏历史文明,打造国人精神家园。面对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机遇,我们靠哪些精神动力开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新征程? (三个方面即可。6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