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政治复习资料:学业考试模拟测试卷及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5/11/16 07:11:3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卷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 【光荣,我们共享受】 21.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人民网论坛强国社区开辟了相关主题讨论,广大网民在论坛上纷纷发表观点,回顾党的历史上的光辉事迹。 楼主: [祖国、希望] 【原创首发】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整整九十年光辉的历程。九十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你对此有何感想,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2楼:[我要追]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3楼:[27-37年] 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分别开辟了两条不同道路,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 4楼:[感恩的心] 八年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歼灭日伪军171.4万人,解放国土100余万平方公里。 5楼:[坚信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还是要靠我们伟大的党。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请从近代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两次失败经历来证实2楼的观点。(2分) (2)开辟两条道路时中国的国情分别如何?面对不同国情共产党分别制定了怎样的奋斗目标?(4分) (3)请从抗战胜利的原因角度分析4楼的观点。(2分) (4)通过主题讨论,大家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有了进一步认识。请你简要加以概括。(2分) [实事,我们共关注] 22. 材料一:2011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民生的小事,是政府的大事”,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亮点。如:“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这样的“小事”,也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二:2011年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告形成,树立起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中的又一座丰碑。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9分) (1)“民生的小事是政府的大事”体现了党和国家工作的落脚点是什么?(2分)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符合依法治国的哪一基本要求?(1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什么?(1分)其与全国人大有何关系?(2分) (3)“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这样的“小事”,也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说明政府重视学生的什么权利?(1分)这一权利有何重要性?(2分) [发展,我们共携手] 23.材料一:2011年3月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是核心区。 材料二:201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温家宝总理在会上表示,要举全国之力,把新疆这块伟大祖国的宝地建设得更加美好。 材料三:见右图(新疆、浙江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 海洋是各国进行交流的重要通道。请列举古代时期海上交往的中外史实两例。(2分) (2)宁波是什么时候开始成为通商口岸的?当时的开放与现在的开放有何不同?(3分) (3) 新疆是古代西域一部分,请写出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有力证据。(2分) (4) 举全国之力建设美好新疆的活力源泉及发挥关键性作用的经济形式分别是什么?(2分) (5结合材料二谈谈举全国之力建设新疆的原因。(2分) 【新篇,我们共谱写】 24.材料一:《辉煌“十一五”》大型图片展正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行,展览展出的600多张图片、图表,生动记录了“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历程中的难忘瞬间。 材料二:2011年3月5日-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十二五”规划纲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导向,即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十一五期间我国办好了哪些大事喜事和难事?(3分) (2)材料二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怎样的性质和职权?(2分) (3) “十二五”是指哪一时期?(1分)“十二五”规划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说明了什么?(2分) 【危难,我们共面对】 25.材料一:2011年2月16日,北非的利比亚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政府抗议活动,至今,已有超过千人丧生,10万多人逃离利比亚。26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决定对利比亚实行武器禁运、设立禁飞区等措施。3月19日,法、英、美等国对利比亚进行了军事打击,利比亚局势进一步恶化。 材料二:战争发生后,中国动员海陆空三路展开冷战结束后规模最大的撤侨行动,全力救援身陷利比亚的中国公民。从天空到海洋到陆地,中国出动海陆空接力,从利比亚全部撤出35860人,并且帮助12个国家近期2千人撤出利比亚。这次国家行动,开创了保护公民回国史上的先河。图为中国撤出在利比亚中国公民的主要路线。 材料三:外交为民,民在内也在外。近年来,每当出国公民、海外侨胞生命安全与权益遭受威胁时,中国政府从国家主席、总理到外交等相关部门全力救助,不惜代价动用各种资源,一连串行动多次赢得了全球华人华侨的赞许和世界的广泛肯定。(14分) (1)、材料一所示的区域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中被亚、欧、非三洲包围的A是 ; B是世界最大的半岛 ;C是尼罗河灌溉下的文明古国 。(3分) (2)材料一中利比亚国内政局的动荡,反映当今世界存在什么问题?(1分) (3)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决议体现了联合国哪一宗旨?符合哪方面的作用?(2分) (4)根据材料一对法、英、美等国的行为谈谈你的看法。(3分) (5)、“徐州”号军舰上乘载着中国公民,准备从利比亚的港口的黎波里出发,开始回国。请你说说该舰队的“回家路线”。(写出主要海域、运河、海峡)(3分) (6)、国家“不惜代价动用各种资源”进行大规模撤侨活动,说明了什么?(2分) 【科教,我们共努力】 26.材料一: 2011年1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颁发了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为我国金属材料科学专家师昌绪院士、内科血液学科学专家王振义院士。 材料二:2011年3月15日,全国人大通过《国家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要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材料三: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提出了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主题、发展任务,并对今后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更高要求、更高标准。 根据材料回答:(8分) (1)国家每年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说明了什么?(2分)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哪一个要求?(1分) (2)材料二中指出:要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你认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为什么?(3分) (3)结合课本知识,说说《纲要》的颁布实施将对未来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2分) 2011年初中毕业生社会思品学业考试模拟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题号12345678 答案BCDDCBAB 题号910111213141516 答案BDCAAABA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48分) 21.(1)戊戌变法;辛亥革命(2分) (2)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1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分)目标:对内打倒军阀,对外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独立,把中国统一成真正的民主共和国。(1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分) (3)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分) (4)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或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或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2分) 22.(1)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分) (2)依法治国;(1分) 宪法;(1分)宪法由全国人大制定,宪法也是全国人大的根本活动准则。(2分) (3)生命健康权。(1分)生命健康权时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公民最根本、首要的人身权利。(2分) 23.(1) (中: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外:新航路开辟)(2分)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的西域事务。(2分) (4)改革开放;国有经济(2分) (5说明现在是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总体小康,材料二做法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目标。(2分) 24.(1)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等(3分) (2)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1分);最高决定权(1分)。 (3)2011—2015(1分)说明政府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体现其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2分) 25. (1) (1)A是地中海(1分);B是阿拉伯半岛(1分);C是埃及(1分) (2)和平(1分) (3)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1分)。在维护世界和平、缓解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联合国发挥重要作用。(1分) (4)法、英、美等国的行为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表现;(1分)。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干涉他国内政;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等 (答2条即可)(2分) (5)“回家路线”:的黎波里——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中国。(地中海、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必须写到,每个1分,共3分) (6)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际形象;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关爱、尊重生命等。(至少2个角度)(2分) 26.(1)党和政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科技事业和科技创新等。(2点即可)(2分 )。 充满活力(1分) (2)科技创新;(1分)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杠杆等。(2点即可)(2分)。 (3)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有利于促进我国从人口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至少2个角度)(2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