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政治复习资料:试题分类汇编(120套)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精神文明建设专题测试题及答案3(2)
http://www.newdu.com 2025/11/13 06:11:23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10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试题】14、2009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发生一周年的日子。蓦然回首,我们骄傲地发现,中华民族书写了“没有发生饥荒、没有出现流民、没有发生疫情、没有引发社会动荡”的人类抗震救灾的伟大奇迹。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在又一次灾难面前,胡锦涛总书记在玉树州孤儿学校的板房教室里的黑板上写下:“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下任务。 【畅谈感想】从创造人类抗震救灾的伟大奇迹到“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你体会到了什么?(4分) 【大爱无疆】面对失去校园、家园,遭受人身重大挫折的同龄人,心灵的慰藉是最重要的,请你写一封短信,鼓励他们早日走出地震的阴影?(4分) 【爱心接力】“玉树不倒,青海常青”全国人民都在支援灾区重建。加入请你为所在的学校设计一场特殊的“赈灾义卖会”,为此,你需要做哪些准备?(4分) 答案:(1)【畅谈感想】: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为人民服务是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 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2)【大爱无疆】:灾区的朋友们: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有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我们一定会战胜这次地震灾害;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顽强的活下去,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告慰亲人;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要敢于直面挫折,从中增长智慧和才干;在灾害面前,我们共同坚守、共同奋斗,万众一心,重建家园,我们永远是你们的坚强后盾。 (3)【爱心接力】:首先进行宣传发动,讲清活动意义。可以张贴倡议书、出通知等;明确活动时间、地点、负责人、流程;安排专人清点钱款,集中上缴有关部门;公布活动结果,撰写简要活动总结等。 【201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试题】27、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玉树,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亲临第一线,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族人民、海外华侨华人的爱心,源源不断地流向灾区。一切为了灾区,一切为了生命,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展示着中国力量,传达着人间大爱。“十三亿人民在一起!”“各民族兄弟姐妹在一起!”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玉树不倒,青海常青。 运用初中《思想品德》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道理。(10分) 答案: ①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我们的领路人。(2分) ③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践行者。2分 ④民族精抻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2分) ④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要珍惜爱护我们的生命。(2分) ⑤炎黄子孙一脉相承.中华儿女与祖国共命运。(2分) ⑥团结就是力置。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形成了战胜困难的巨大力量。(1分) 活动探究题 【2010广东省佛山市中考试题】18.背景: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于5月1日正式开幕。近200个国家和50个国际组织参加了这次博览会,是迄今世界博览史上最大的一次盛会。某校初三学生展开“走进世博”综合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感知世博] 材料一:探究小组的同学从网上下载了上海世博会徽图片 会徽以汉字“世”的书法创意为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上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世”与数字“2010” 以及英国文书写的“EXPO”、“SHANGHAI CHINA”巧妙组合。 (1)请解读上海世博会徽所展现的文化内涵。(2分) [探究世博] 材料二:历届世博会的主题都体现了“人与人相敬相爱,人与自然相近相亲”的和谐世博理念。今天上海世博会以城市为主题,反映了当今各国对于全球城市化问题的共同关切。据联合国人居组织的预测,到2010年底,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将占总人口的55%。而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6%,预计2030年将达到65%。 (2)关注城市化的问题对我国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为什么?(3分) [体验世博] 材料三:联合国人居组织《伊斯坦布尔宣言》中强调:“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人美好生活的地方。”然而在城市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城市生活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3)如何让我们的城市生活更加美好呢?请你从国家和个人的角度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5分) 答案:(1)(2分)答: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并与数字“2010”以及英文巧妙组合,充分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倾诉着中国人民弘扬传统、融入世界的不懈努力,表现出强烈的中西合璧、多元文化和谐融合的意境。 (考生答案要体现出上海世博会会徽既有古今文化的传承关系,又有中外文化的融合即可给2 分。) (2)(3分)答: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剧增,加剧了环境、资源的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各种矛盾,影响了城市的生活质量。关注城市化问题,有利于控制城市的无序扩张,有利于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考生答案要体现关注城市化问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给同等分数。) (3)(5分)答:国家: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道德品质和文化素质;坚持计划生育国策,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倡导绿色低碳经生活方式,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城市管理者的服务意识、管理能力,打击破坏环境和资源的违法行为。 个人:提高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热心公益活动,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转变消费观念,培养低碳的消费习惯,尽量减少一次性日用品的使用或选择低碳的出行方式等。 (国家角度3分,考生只要其中三个方面即可,第一方面给1分;个人角度2分,考生只要答出两个方面。每一个方面给1分;同等类答案不重复计分。) 【2010年湖南邵阳市中考试题】26.右图反映的这种现象,在我们的校园也随处可见,为避免这种现象继续发生,你所在的学校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文明建设。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学校在各班教室、楼梯通道等处设置垃圾篓(箱),请你为垃圾箱(篓)旁边提供一条警示语。 (2)学校拟出一期校园文明建设墙报专刊,向全校师生征集“校园文明公约”的具体条款,请你也提出几条。 答案:(1)示例:“垃圾入箱 、文明健康”,“垃圾入箱 、举手之劳” 、“你们的舍弃却是我的最爱,它们在这里找到了归宿。”“谢谢您的配合,我为您的风度而赞美”等。 (2)校园文明建设的意义,如:有利于培养同学们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利营造良好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校园文明公约,如:不说脏话,文明用语;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种文明创建活动;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增强道德和纪律观念,举止文明、礼貌待人;诚实信用,积极举报各种不文明的行为。 【2010年福建省龙岩市中考试题】27.牢记嘱托•传承文明(共14分) 材料一:2010年2月12至13日,在全国人民喜迎新春佳节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来到我们龙岩,亲切看望闽西老区干部群众,与老区人民共度春节。在上杭古田,胡锦涛总书记祝福大家年年好,还与乡亲们欢快地跳起“节节高”舞……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在参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永定客家土楼时说:“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希望一定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 (1)除了春节,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呢?(写出两个,2分) (2)你认为哪些因素促使老区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乡亲们日子“年年好、节节高”? (回答三点即可,6分) (3)为把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回答三点即可,6分) 答案:(14分)(1)清明节、端午节、 中秋节 、 重阳节等。(每个1分,共2分) (2)①党和国家对老区人民的关心和支持; ②老区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③老区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④老区人民实行科教兴国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等。(回答三点即可,每小点2分,共6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3)①尊重、珍惜和爱护本民族文化遗产; ②努力做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者,做一名友好往来的文化使者; ③继承、弘扬民族文化,积极为民族文化的发展献计献策; ④积极行动起来,坚决同一切破坏民族文化遗产的言行作斗争。 (回答三点即可,每小点2分,共6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2010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试题】14.材料:玫瑰是沈阳的市花,代表着文明与责任。2010年4月27日,沈阳市发起了传递文明的“玫瑰行动”,10万支玫瑰在100多万文明出行的市民手中传递,这是一项引导城市文明、激发城市责任感的活动。(共4分) (1)沈阳市开展的“玫瑰行动”有利于提高市民哪一方面素质?(1分) (2)补全下面的小诗,用你的文明出行传递玫瑰。(1分) 一朵玫瑰的传递 一座城市的敬意 玫瑰行动 和你在一起,发现出行的文明 也许你是红灯前止步的行人 也许你是让出自己座位而一直站到终点的乘客 也许你是 因为这些,你会得到玫瑰 把它传递下去 让文明芬芳我们的城市 (3)2010年沈阳市启动了“迎全运文明沈阳行动”。让文明成为城市的风景,城市文明是我们大家的责任。在这一活动中,我们中学生应该以怎样的文明形象展示新沈阳、迎接全运会? (可以从使用文明用语、做出文明承诺、争做文明志愿者、创建文明环境等方面任选其一具体说明)(2分) 答案:(共4分) (1)思想道德素质(1分) (2)能够仿照所给材料形式,写出文明出行的具体行为即可给分。(1分) (3)学生可以从所提示的几个方面中任选其一,或自己另外选择一个符合题意的角 度,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并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以文明的形象参与到展示新沈阳、迎接全运会的活动中。(2分) 例如: 做出文明承诺:在全运会即将到来之际,我愿意为文明沈阳许下自己的承诺,用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在社会上遵守公共秩序,在学校尊敬师长、遵守校规校纪,在家里,孝敬父母。主动履行承诺,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用自己的文明行动展示文明沈阳新形象。 创建文明环境:我们要用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到美化城市的活动中来。如积极参加社区楼道清理活动,保持社区环境的整洁;保护花草、绿地,绿化我们的家园;做好值日工作,美化我们的校园,以最整洁的环境迎接全运会展示新沈阳。 提倡文明出行:我们要从点滴开始做起,主动学习并遵守交通法规,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不争道抢行,不任意横穿马路,做文明出行的表率,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沈阳城市变得更加文明,让全运会更加精彩。 【2010年山东省莱芜市中考试题】 14.【生活实践】2009年,莱芜市被列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市”,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开展了“关心家乡建设,心系莱芜发展”的主题班会。为了开好这次班会,班长王华搜集了以下资料: 2010年1月24日,莱芜市科技文化下乡活动在里辛镇双龙峪村启动,该活动共派出百余名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实地指导农业生产,并赠送电脑、教学仪器、有关农业生产的科技图书等,扶持更多农业科技示范户,培养新型农民。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市委领导组织农工办、农业局有关人员到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学习交流,为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科技和人才支撑。 【出谋划策】王华准备结合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向同学们介绍我市开展科技文化下乡活动的意义,请你帮王华设计发言提纲。(5分) 2010年1月5日,莱芜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主线,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会议强调要深入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畅所欲言】王华的精彩发言调动起了全体同学的参与热情,纷纷为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莱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献计献策。请你参与其中,谈谈自己的建议。(不少于三条)(3分) 【我在行动】“建好家乡,人人有责”。主题班会接近尾声,王华倡议全体同学以实际行动为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参与其中的你会怎么去做?(不少于两条)(2分) 答案14.【生活实践】(10分) 【出谋划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它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2分)教育是提高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2分) 科技文化下乡活动有利于增强农民素质,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1分) 【畅所欲言】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素质;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提高市民的民主法制素质;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3分)(只要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3分) 【我在行动】(2分)说明:学生回答只要围绕“积极宣传莱芜的发展政策,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等方面提出两条做法即可得满分2分。 说明:对于非选择题的答案,在层次上、文字上不要求与参考答案完全一致,只要其基本意思与答案要点一致即可给该要点的分。但意思不明确、答案不完整的应酌情扣分。如考生答题用语准确、分析透彻、逻辑性强,或见解深刻,认识独特,有创造性,可酌情加分(加分要经阅卷领导小组同意,加分不超过2分,非选择题总分不得超过30分)。 【2010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试题】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世界文明的盛会”----走进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材料二:1851年,举办国为展示其工业成果,举办了“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这是公认的第一届世博会。 材料三:举办过世博会的主要国家分布图 材料四:上海,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见证了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由遭受屈辱到顽强抗争、不自探索的历史。也经历了由被迫开放、遍布列强的租界,到坚定地走上复兴之路的全过程。 问题一:依据材料一回答,上海世博会会徽和吉祥物的设计,都借助了什么来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1分)它由我国商朝时的什么发展而来?(1分) 问题二: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判断第一届世博会是在哪个国家举行?(1分)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分)(至少两点) 问题三:读图6回答:举办过世博会的国家最多的是哪一大洲?(1分)除南极洲外,还没有举办过世博会的有哪几个大洲?(2分)联系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2分) 问题四:上海被迫开放是因为哪一条约的签订?(1分)上海从被迫开、遍布列强的租界到今天举办世博会,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答案: (共9分) 问题一:汉字(1分);甲骨文(1分) 问题二:英国(1分);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当时唯一的工业国;蒸汽机车是英国人(史蒂芬孙)的发明 (2分)(一点一分,答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给一分) 问题三:欧洲(1分);非洲和南美洲(2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对南美洲、非洲进行殖民掠夺,导致该地区落后;(1分)欧洲经历两次工业革命,发展迅速。(1分)(要从殖民掠夺和工业革命两方面回答) 问题四:《南京条约》(1分);落后就要挨打;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2分)(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2010年江西省南昌市中考试题】四、请你探究问题(自主作答,鼓励创新。每小题10分,共20分) 16.2009年,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总数突破3.84亿,继续稳居世界第一。如今,互联网的触角已经延伸到方方面面,就像空气和水一样成为人类生活的组成部分。 (1)【认识网络世界】 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空间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网络的功能有了新的认识,网络世界不仅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也为当代青少年塑造人格、拓展视野、提高素质创造了有利条件,注入了新的活力。请举例说明。(2分) (2)【建设网络文化】 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文化生活的结合催生出的全新文化形态——网络文化,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个人生活,也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国际交往、国家安全产生了极为深刻而重要的影响。我们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推动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又好又快发展。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认识。(6分) (3)【做网络新公民】 前所未有的环境,造就了前所未有的一代人。在浩瀚无垠的网络世界里,青少年应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保持人格的独立和纯净,学会在匿名的互动条件下,做好网络时代的新公民。 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公民,你将如何正确享受网络文化?(2分) 答案:(1)(2分)紧扣网络新功能、新优势举例说明均可。例答:网上购物、网上求医、电子贺卡等,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浏览网上电子书店,有利于增长知识、拓展视野;健康的网上娱乐活动,有利于放松心情、陶冶情操等。 (2)每方面2分,6分为止。 ①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必须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建设紧密联系。 ②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⑧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④发展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 科学文化建设。 (3)①(1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做网络的主人。 ②(1分)遵守网络规则,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