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下册精析精练测试题(有答案)(2)


    9.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问题。
    材料一:我国内地第13亿名公民于2010年1月6日零时2分诞生于北京妇产医院。至此,中国大陆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达到13亿。
    材料二:下面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唐尼采访时的一段话:“作为中国的总理,我最关心的是中国的稳定与发展问题,因为中国有13亿人口。作为中国的总理,我深感担子很重、工作压力很大,工作也做不完。13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如果你用乘法来算,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如果你用除法的话,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的数目。这是许多外国人不容易理解的。”
    材料三:未来几十年,中国将面对人口总体素质不高,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贫困人口脱贫困难,艾滋病及其他传染性疾病滋长蔓延等五大难点,以及就业人口对经济承载、贫富差距对社会承载、生产生活方式对资源承载、人口总量对环境承载的四大压力。
    请回答: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面对材料反映的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至少说出3个方面)
    (3)读了这些材料,你一定深有感触,想想,你现在或将来能做点什么?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阅读能力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于第(1)问要求中的“上述”,是指三个材料,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于第(3)问,我们还要从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三个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1)材料说明: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党和政府清醒地认识了中国的国情等答案均符合题意。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这些问题都要靠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坚持人才强国战略,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等。
    (3)积极宣传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养成节俭健康的生活习惯;做环保使者;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做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者。
    我综合我发展
    10.一张令人汗颜的罚单:
    到达德国港口城市汉堡,公派的驻地同事为我们接风洗尘。同事看到大家饥饿的样子,就多点了些菜。这一餐很快就结束了,还有三分之一没有吃掉,剩在桌面上。
    出门没走几步,餐馆里就有人叫我们:“是谁的东西落下了?”刚才邻桌的几个白人老太太也追出来,说我们剩的菜太多了,太浪费了。
    “我们吃饭买单,剩多少,关你老太太什么事?”同事阿桂站出来说。听到这话,为首的老太太马上掏出手机拨打电话,叫来了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人员。
    问清情况后,这位工作人员开出了50马克的罚单,并郑重地对我们说:“需要吃多少,就点多少!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上有很多人还缺少资源,你们不能够也没有理由浪费!”
    (摘自《教师博览》)
    (1)当前,在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不少浪费资源的现象。请你观察生活,至少列举出3种现象。
    (2)结合我国国情,说明“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这句话包含的道理。
    (3)生活中,为了节约资源,人们想出了许多好办法,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使用节水龙头等。针对节约资源,你有什么好的创意?请说出一个,与大家分享。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一题三问式”的问题,列举现象——探究原因——寻找对策,其中探究原因是核心。本题利用现在社会上常用的一句话:“钱是你自己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引出问题,有一定的隐蔽性。但仔细思考还是为什么要节约资源?这样问题就简化了。
    答案:(1)列举现象只要符合问题的主旨即可。比如,不随手关灯;浪费水资源;夏天把空调开得温度过低等。
    (2)①我国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少,节约资源意识不强,浪费现象严重,资源形势严峻,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②面对严峻的资源形势,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生活富裕了,也不能浪费资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要增强节约资源的意识。
    (3)(说明:凡说出的办法有利于节约资源的,即可)
    11.面对日益严峻的能源问题,中小学教育对于中国“地大物博”的不当描述引起了政协委员的重视,上海市政协委员沈思呼吁,应尽早地将“地大物博”论请出中小学课本,从娃娃抓起,开展理性的能源教育。
    (1)你认为,将“地大物博”论请出中小学课本,最充足理由是什么?
    (2)从娃娃抓起开展理性的能源教育有什么现实意义?
    解析:由于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形势,从总的来看,我国地大物博,但是由于人口众多、资源浪费等,因此应该将“地大物博”论请出中小学课本。回答第(2)问,应从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等方面来组织答案。
    答案:(1)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2)有利于增强青少年能源危机感和节约资源的意识。有利于青少年从小养成节约资源的好习惯。对合理利用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2.材料一: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课本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使用,每到期末,都有大量使用后的旧课本被废弃。
    材料二:据统计,我国目前约有在校中小学生2.2亿人,按每人每学期课本重1.5千克算,如果每本课本连续使用5年,就可以节约300万亩的木材、52 800万吨水和633.5万吨煤。
    请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请举出两条课本循环使用的好处。
    (3)请你为学校提出两条循环使用课本的建议。
    解析:此题以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与教学内容中相关知识二者的交叉点为载体,紧扣交叉点命题。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读透材料,明了其寓意,再回归课本内容。课本循环使用的目的在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回答建议时要灵活。
    答案:(1)材料一说明了我国中小学生课本没有合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2)好处:①可以减轻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②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言之有理即可)
    (3)建议:①教育学生保护好课本。②凡交回旧课本,可以以优惠价获得新课本。③开展旧课本置换等。(写2条,言之有理即可)
    13.观察下面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说明了什么?
    (2)针对漫画中的问题,我们国家和青少年分别应该怎样做?
    解析:在解答漫画分析题时,首先要对漫画进行认真、仔细地观察,审清漫画寓意。这是做好漫画题的前提。
    答案:(1)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危害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
    (2)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等。
    我们青少年应从现在开始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