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复习资料: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学案同步练习题(2)
http://www.newdu.com 2025/11/16 03:11:06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歌曲: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来越好;……;哎……越来越来好……越来越好来请问,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它告诉我们什么? 2.它告诉我们,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其中不少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3.播放一组反映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中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并说说自己的周围是否也有这样的人群。 4.我们看到的这些人确实处在困境之中,他们最需要他人的尊重与帮助。其实,他们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和关心,是全国人民关心帮助的对象,国际上给他们起了个名字叫“弱势群体”,可见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他们的情况。 1.哪些人是弱势群体?你为什么认为他们是弱势群体?你生活的周围有没有弱势群体?现在请同学们具体地举例加以说明。 2.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肯定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1.继续播放一组反映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我国弱势群体的主体、主要类型及其形成的原因。 2.整理学生的回答。 提出问题:阅读教科书第48页最后一段文字后,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们幸福吗? 组织学生讨论,说说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怎样的关心和支持,给政府提出建设性意见,如应制定怎样的政策,采取什么措施给予社会弱势群体以有效的支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现阶段社会生活中还存在弱势群体,他们生活困难,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我们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弱势群体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他们的弱势地位将得到改变,和全国人民一起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学生回答宋祖英演唱的《越来越好》……。 认真观察图片、分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 1.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6页关于弱势群体的定义,归纳交流概念中所强调的弱势群体的三个特征。 2.学生交流课前查找到的有关“弱势群体”的资料以及对弱势群体的看法。 1.认真看图片《弱势群体》,阅读教科书相关内容,交流讨论。 2.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会,回答弱势群体的类型及其形成的原因。 阅读课本,交流体验,感受自己所拥有的幸福,深刻理解弱势群体的不幸。 分组讨论,选派代表发言。 引出“弱势群体”的概念,并让学生初步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 了解弱势群体的概念和特征,知道社会对弱势群体非常关注和关心。 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弱势群体及其生活处境,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体会人生的艰难,珍惜自己拥有的幸福。 主动关心帮助弱势群体。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 教学 反思 1.本节课由歌曲<越来越好>导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避免学生在关注弱势群体时片面看待问题,接着请同学们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他认为的弱势群体分别是什么样的人群?设置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引发他们对三农问题、下岗问题、失学问题、贫富差距等各种社会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社会问题。最后通过教材中的一段话,使学生感受自己的幸福,从而热爱我们国家,关注弱势群体。 2.民主、开放的教学形式不仅使学生在体验课程、体验生活中自省、提高,而且让学生充分显示自己的才华,张扬自己的个性,让他们感受到自我的价值。 3.在教学设计的严谨和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方面还有待加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