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鲁教版中考政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试题(第一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8
    20
    21
    22
    23
    24
    答案
    1.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的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的东西。”对这段话最恰当的解释是
    A.公平意味着参与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责任,又能得到利益
    B.公平要求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
    C.公平是产生于合作之中的 D.公平是人们通过比较产生的一种感受
    看到自己的同学身穿名牌服装,上学和放学有家长开轿车接送,小蒙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老天不公平,为什么不让我也在有钱人的家里?据此回答2—3题。
    2.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①在社会生活中,公平总是相对的,不可能有绝对的公平②公平是人们通过比较产生的一种感受③这种不公平是与生俱来的,不可改变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3.家庭较富有的同学,在学校生活中应当注意
    A.时时处处显示家庭的富裕 B.富裕不是错误,不必在意别人感受
    C.拒绝穿名牌服装,拒绝家长接送,不要让同学知道自己家庭的情况
    D.平等地对待家庭状况相对贫困的同学,与之友好相处
    4.我们都愿意生活在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里。正义要求每个人都必须
    A.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和程序社B.为社会做出同样多的贡献
    C.从社会取得相等的利益 D.建立公平的制度
    5.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违反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任何人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说明制度的正义性主要体现在它是为 而制定的
    A.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B.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利
    C.它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 D.打击犯罪分子
    6.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乘车逃票,有些行人任意闯红灯。你认为这些行为是
    ①生活中小事,无所谓的事情 ②逃避规则对自己的约束,是不正义的行为 ③对其他人利益的侵犯 ④逃避责任的行为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小强平时为人豪爽,爱打抱不平。一次,他的同班同学小李受到外班的同学欺负,他马上领着几个人找到那位同学“理论”,并把那位同学痛打一顿,为小王“报了仇”。老师为此批评他,他却说:“我是帮助同学,维护正义”。据此回答7—8题。
    7.小强的言行是错误的,因为他没有认识到最严重的非正义行为是
    A.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B.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乃至生命
    C.以不正当手段多得利益的行为 D.侮辱他人人格
    8. 小强应当认识到正义最起码的要求是
    ①对实施非正义行为的人要进行积极的劝说和制止②不伤害他人③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④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④
    曾子是是孔子的学生,很有学问。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买东西,他的小儿子也要跟着去。母亲不让去,儿子就在后面哭个不停。母亲哄着他说:“好孩子,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不哭了。这话也被曾子听见了。等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真的把猪杀掉给孩子炖着吃了。根据材料回答9——12题。
    9.你认为曾子的做法是
    A.对孩子的溺爱 B.应该事后与孩子进行交流,取得孩子的理解
    C.小题大做 D.是“丈夫一言,千金不易”
    10. 曾子的做法对孩子起到的影响是
    A.使孩子更加娇惯 B.积极的影响
    C.起不到任何作用 D.养成好吃懒做的毛病
    11.这则故事也说明
    A.千万不要答应别人做任何事 B.履行责任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
    C.向别人承诺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D.身份不同,责任不同
    12.这则故事表明责任
    A.产生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中 B.产生于社会道德的约束之中
    C.产生于人们的相互承诺之中 D. 产生于公平意识之中
    13.每个人都有维护社会秩序的义务,依法维护社会秩序包括①维护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秩序②维护公共安全③维护社会管理秩序④维护交通秩序
    A.① B.①② C.②③ D. ①②③④
    14.汪国真在《责任》这首诗里写道:责任仿佛是一扇门/放弃责任/仿佛开门揖盗/遗失的不只是物品/更有良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是否履行责任关系到一个人的物品是否安全
    B.不履行责任是违背道德的基本要求的
    C.一个人不履行责任对自己是没有好处的D.有了承诺就有了责任
    对每一人同学来说,作为学生就必须努力学习,作为子女就必须孝敬父母,作为公民就必须遵守法律……。据此回答15—16题。
    15.上述材料表明①责任是对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②我们要学会在不同的责任面前进行选择③身份不同,责任就不同④有了承诺就有了责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6.上题告诉我们青少年学生,要成为一名合格负责任的社会成员,必须①认清自己的责任②做出符合自己身份要求的行为③承担起自己的责任④树立社会公平意识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
    17.通过学习,我们应该知道做人的基本要求主要有①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情②自觉接受义务教育③积极承担责任④弘扬民族精神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8.在社会生活中积极承担责任,对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主要有①能激励自己克服困难,去实现自己的目标②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③能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④能获得自尊和自信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面对血泊中的求救者有人竟然从容地讨价还价,风烛残年的老人被遗弃街头……,这些现象①是不承担责任的所导致的社会现象②会给社会带来种种不良后果③必然会受到道德的谴责
    A.① B.② C.②③ D.①②③
    20.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我们最有条件做到的是
    A.服务和建设自己所在的社区 B.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C.树立责任意识并落实到行动中 D.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社会
    21.无锡交通技师学院近日全面推出一项“学生召回”举措。凡是该校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能力比较差,不胜任工作的学生,学校将其“召回”重新进行培训。目前该校已将20多名学生“召回”,返校的学生非常珍惜重新学习的机会,经过一个多月补课后再上岗,百分之百地成了合格“产品”。学生“召回”的实质是
    A.扩大学校影响,提高学校声望 B.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
    C.是新闻炒作,借此提高学校知名度 D.学校再收培训费
    “我们无法选择富有或贫穷,无法选择幸福或不幸,但我们可以选择在生活中履行自己的责任,以全部的代价和最大的风险来履行责任,这是文明生活达到最高层次后的人的行为。”据此回答22—23题。
    22.这里的“代价”和“风险”主要是指①承担责任需要耗费时间、体力和精力、承受心理压力②承担责任可能会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可能影响自己的身体健③在危急时刻承担责任,可能会危及到自己生命④承担责任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赞誉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以全部的代价和最大的风险来履行责任,这是文明生活达到最高层次后的人的行为”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A.积极承担责任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B.要以自己的生命来为代价来承担责任
    C.要认清自己的责任 D.有了承诺就有了责任
    24.社会正义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在学校生活中我们中学生也应该坚持正义行为,反对非正义行为,要杜绝下列行为①以大欺小、以强凌弱②羞辱他人、打架斗殴
    ③勒索小同学、窃取他人财物④不扰乱课堂秩序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下表相应空格内画“√”,错误的画“×”。每小题1分,共12分)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答案
    25.公平要求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要享有相同的权利与义务。
    26.社会的发展需要公平,每一个人的发展也需要公平。
    27.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是一个现代人应有的品格。没有这种品格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坚持正义的人。
    28.维护社会公平,主要依靠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力量,个人是无能为力的。
    29.有了承诺就有了责任,因此有了承诺就一定要履行责任,这样才能成为诚实信用的人。
    30.一个对他人、对社会不负责任的人,实际上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31.维护社会秩序是我们青少年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32.国家严厉打击社会黑恶势力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
    33.非正义行为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4.同一个与不同的人结成不同的社会关系,就会有不同的社会责任。但一个不可能承担多种社会责任。
    35.不承担责任的行为会给社会带来种种不良后果,造成严重危害还要受到道德的谴责。
    36.我们在过马路时做到红灯停、绿灯行,不闯红灯就是承担了社会责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