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政治政治复习资料:勇战自然灾害热点专题复习测试题及参考答案(2)
http://www.newdu.com 2025/11/13 02:11:50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0.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国家:①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②必须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我们要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营养,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民族精神不断发扬光大;③必须充分汲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大胆汲取和借鉴世界各民族精神的精华,使民族精神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④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坚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2)青少年学生:①思想上:继承民族精神,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②学习上: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性,把自己培养成为“四有”公民。③实践上: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11.新时期弘扬救灾精神有什么重要意义? (1)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2)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3)有利于培育团结互助、无私奉献、不畏艰险、共克时艰的伟大民族精神。(4)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5)有利于实现共同理想,激发民族奋发向上,团结进取,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6)有利于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7)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安定团结的局面。 一展身手 1.继淘宝网“甘霖行动”捐款之后,新浪网、阿里巴巴、支付宝等网站联合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面向广大网民又发起了“思源—甘泉”为旱灾地区捐建思源水窖行动,广大网民踊跃支持。上述材料表明 ( A ) A.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在不断传承 B.每个公民都能发扬团结互助的美德 C.这种捐助活动是杯水车薪,对抗旱救灾没有什么作用 D.广大网民在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2.舟曲特大泥石流自然灾害发生后,医生治伤救人、解放军官兵打开生命通道抢救被埋者、电力工人抢修电路、心理医生对灾区人民进行心理辅导……这说明 ( D ) A.负责任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B.负责任使人获得更多的信任和自由 C.每种身份只能承担一种责任 D.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不同的责任 3.旱魔肆虐,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心。在中央的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受灾群众积极自救,社会各界积极伸出援助之手,打响了一场抗旱救灾的攻坚战,力争取得抗旱救灾的伟大胜利。材料启示我们 ( BCD ) A.只要发扬奉献精神,就能战胜自然灾害 B.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C.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战胜困难的不竭动力 D.中华民族在灾难面前不屈服 4.2010年7月10日起,安徽再次迎来全省范围的降雨天气,强降雨致使长江支流大沙河河堤决口,近600名群众被洪水围困。安庆军分区、安庆消防支队及时开展救援,截至7月11日晚上8点,被困群众全部安全转移。安庆军分区、安庆消防支队的行为 ( ABCD ) A.是党和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中体现 B.是尊重生命的体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C.是艰苦奋斗精神在抗洪救灾中的具体表现 D.是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血浓于水的集中体现 5.2010年,西南地区百年一遇的旱情牵动全国人心。云南省各级各部门已经投入抗旱救灾救济资金27.75亿元,组织协调1 249万人投入抗旱救灾;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向西南干旱灾区拨付专项救灾款;空军某部出动直升机赶赴灾区增雨抗旱;盘山路上驱车送水的志愿者车队,田地里指导节水育苗的农技人员,群山间打井找水的水利人员,村落里奔走指挥的基层干部各司其职,齐心协力,打响了杭旱救灾的攻坚战。 阅读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1)材料中有哪些社会角色?分别承担了什么责任?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责任的认识? (3)这一事件给我们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政府部门、慈善机构、军人、志愿者、农技人员、水利人员、基层干部。政府部门组织协调,加大对抗旱救灾财力、人力的投入;慈善机构积极筹措资金,把爱心传递给灾民;军队利用自身优势,无私为灾区作贡献;志愿者乐于助人,发扬了奉献精神;农技人员、水利人员利用技术减轻灾害的影响;基层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与灾害作 斗争。(2)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和不应该做的事情。在社会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意味着一种责任,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3)①个人:增强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落实节约资源的行动。②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抗灾提供物质基础;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为救灾提供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