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2010年广东省中考政治复习资料:主观题专项训练(九年级)基础测试(2)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选举法有利于保证公民的哪些权利?
    建议权和监督权
    (4)选举法必须依据什么法来制定?为什么?
    选举法必须依据宪法法来制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它普通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违背,否则无效。
    (5)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属于那类权利?我们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主要表现为行使哪些权利?积极行使这些权利我们应注意什么?
    A、政治权利
    B、建议权和监督权
    C、对于监督权等政治权利,我们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公民行使监督权利时,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七)经济制度 共同富裕 合理消费
    1. 材料一:近几年我国矿难频发,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据统计每年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中,私营煤矿约占70%,重大或特大事故约占80%。为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加快煤炭企业转型升级,按照中央有关精神,山西、河南等煤炭大省相继开始对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私营小煤矿将退出历史舞台。据此有人提出:要有效地减少与消除矿难就必须消灭私营煤矿。
    材料二:2010年3月4日胡锦涛在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时强调,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他希望广大非公有制企业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自身素质上有更大作为,更好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建功立业。
    (1)以上材料反映了目前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怎样的政策?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依法进行监督和管理。
    (2)你是否同意“要有效地减少与消除矿难就必须消灭私营煤矿。”?你的理由是什么?
    A、不同意。
    B、理由:私营煤矿属于非公有制经济;现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活跃城乡市场、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满足人们多元化需求等方面发挥着愈益明显的作用。
    (3)我们既要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又在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建功立业。这反映了我国目前实行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依据是什么?有什么重要意义?
    A、现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依据意义:它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既要毫不动摇的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又要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之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2、材料一: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蔡继明教授指出:“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目前我国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近年来,我国各行各业中,同工不同酬现象也比较严重,城乡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材料二:2009年9月2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2010年1月1日起在事业单位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改革。
    注解:绩效工资又可称为绩效加薪,是依据员工个人绩效而增发的奖励性工资。它的理论基础就是,“你的报酬是你应该得到的”,对业绩进行考评,然后以之为基础计算薪酬,既体现了客观公正,又推动了员工之间的竞争,从而推动企业提升业绩。
    (1)材料一反映了目前我国在收入分配中存在哪些严重的问题?简要分析其影响。
    反映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分配不公平问题。这会严重挫伤劳动者的积极性,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影响社会的和谐安定,会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等。
    (2)材料二的做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哪一根本原则?为此我们必须坚持哪些经济制度及有关方针?
    共同富裕的原则;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还必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努力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3)为了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青少年该做些什么?
    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成才;要努力学好各科文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为将来自主创业,投身国家的经济建设打好坚实的基础。
    3、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1)小海为了过生日计划筹资5000元,大宴亲朋,并说在这方面绝不能落在别人后面。
    (2)小红无论是学习用品还是生活用品都要买名牌,非名牌不买。
    (3)小强购买食品时,总是先看看是否有绿色标志,然后才买。
    (4)小玲把今年的压岁钱拿出来,报名参加了书法培训班。
    请回答:
    (1)以上行为是否符合正确的消费观念?请简要分析理由
    A、小海的消费盲目攀比,浪费金钱缺乏理性;小红的消费过于奢侈,不够节俭。他们的消费都都违背了艰苦奋斗精神,因此都不符合正确的消费观念。
    B、小强追求绿色消费,小玲追求精神消费,注重在消费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因此他们都符合正确的消费观念。
    (2)说说青少年应如何合理消费?
    在消费时更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在消费前,可以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在消费的过程中,应该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追求绿色消费。我们既要适度消费,又要注重节俭;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后,更应该注重精神上的需求。在消费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八)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材料一: 为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央十一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活动。
    据悉,广东即将开展“双评”(即评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与“广东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广大市民可参与评选心中的英雄模范。
    材料二: 某公园游客(见图片)
    结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活动属于哪个方面的文明建设?这一文明建设包括哪些内容?各出什么地位?
    材料一中的活动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2)开展材料一中的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这两个活动都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等。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A、材料二中的健身不文明现象反映了某些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还比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B、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4)联系上述材料,谈谈我们青少年应该为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哪些贡献?
    A、首先要善于辨别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并自觉地加以抵制。
    B、我们要从日常生活做起,从细微之处做起。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不说脏粗话,不乱扔垃圾等;积极宣传科学文化知识,依法同不健康、不文明的行为作斗争。
    C、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九)共同理想 艰苦奋斗
    材料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多年快速增长,国家财富积累大增,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到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8.7%。,仅次于美国、日本,已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经济实体。
    材料二 : 目前,虽然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人均GDP尚排在世界百位之后,城乡发展很不平衡,西部农村仍然很落后,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说明了什么?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坚持改革开放。
    (2)材料二的问题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说明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在达到的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3)为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我们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请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A、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
    B、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定不移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培养创新人才;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社会太文明建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等。
    (4)为解决材料二中行的问题,我们必须发扬什么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什么还要发扬这种精神?
    A、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B、理由: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艰苦创业精神不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而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同在的;艰苦创业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美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充满艰辛和创造的伟大事业。在新时期,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尤其是开拓创新精神。
    (5)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发扬这种精神?
    青少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在学习上,要顽强拼搏、勤奋刻苦,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知难而上、开拓创新;在生活上要勤劳俭朴,不攀比、不摆阔,还要节约水电、不浪费粮食等;
    (十)选择希望人生 做21世纪需要的人才
    1、钱学森回国的艰难历程:为了实现回国的愿望,这位世界闻名的导弹专家曾经历了5年多的磨难。36岁时便已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钱学森在国外事业有成,生活优裕。然而,大洋彼岸祖国的风云变幻,却时时牵动着他的赤子之心。美国一位海军次长甚至咆哮道:“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回到中国!”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他们不愿意看到一个极具军事价值的世界一流火箭专家回到“红色”的新中国。
    1955年6月,钱学森摆脱特务的监视,在一封写在小香烟纸上寄给比利时亲戚的家书中夹带了一封给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的信,恳切要求中国共产党和 政府帮助他回国。信件很快转送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手上。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美国移民当局最终不得不同意放行钱学森。
    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钱学森也因此被西方人誉为中国的“导弹之父”。
    (1)30多岁的钱学森在人生道路上面面临着怎样的艰难选择?
    一是回到祖国,报效祖国;一是留在美国继续从事科学研究。
    (2)钱学森的事迹,在人生道路的选择方面,给了我们那些有益的启示?
    A、不同的选择,可能会决定我们不同的人生道路,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人生旅途中出现的岔路口,慎重地进行选择;
    B、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我们在选择中通往不同的道路。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和责任。我们要有勇气自己作出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担负起责任;
    C、学会自己作出选择,我们才能做自己的主人,才能在作出合理的选择时,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D、我们要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做出正确的选择。
    2、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节选):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我们要向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学习它的科学创新精神。我们中国学生到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的,回国以后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所有在那学习过的人都受它创新精神的熏陶,知道不创新不行。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我今年已90多岁了,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1)钱老最忧虑的这一点,你认为是哪一点?为此我们必须实施那些发展战略?
    重视创新精神,重视人才培养;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2)21世纪对我们的素质提出了那些更高更新的要求?试选取一项分析理由。
    A、需要我们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还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扎实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法制意识、树立法制观念等。
    B、例如:创新精神。理由: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3)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
    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成才,要努力学好各科文化知识,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发扬团队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还要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