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2010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政治复习资料:基础测试题(2)


    11、某中学(1)班的50名学生联名向市长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就培养市民的卫生和环保意识提了七条建议。这些年50名学生 ( )
    ①工作在环保的第一线 ②通过合法的方式行使了公民的建议权 ③以实际行动坚持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④以实际行动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12、中国工会在全国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暖万家心"的送温暖工程10年来,累计筹款104亿多元,走访慰问了48万多户困难企业和3975万户职工家庭。这体现了:( )
    ①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②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
    ③党的"三个代表"的要求; ④我国证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A、①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下图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微,图案中三人合臂相拥似汉字“世”与阿拉伯数字“2010”以及英文书写“EXPO”、“SHANGHAICHINA ”这表现出( )
    A、世界各民族都有独特文化形态 B、中西合璧,多元文化和谐融合
    C、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传播的基础 D、经济全球化促进世界文化趋向统一
    二、简答题(共4分)
    14、穿棉布衣服还是化纤衣服?坐电梯还是爬楼梯?开车还是走路?在一部分中国人的眼里,这不再是随机的选择而是严肃的生活态度问题,他们追求的是“低碳”或“乐活”的生活方式,通过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改变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就是所谓的“低碳”的生活方式。和“低碳”一样流行起来的概念还有“乐活”,这是英文LOHAS的译音,指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
    (1)“低碳”和“乐活”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什么发展理念?(1分)
    (2)提倡“低碳”和“乐活”的生活方式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
    二、材料分析题(共10分)
    15、材料一:“要问我是谁, 过去 我总不愿回答, 因为我怕, 我怕城里的孩子笑话。 我们的校园很小,还经常搬家;…… 作文课上 我们写下了这样的话,我和别人比明天!打工子弟和城里的小朋友一样,都是中国的娃,都是祖国的花。”这是2007年春晚上由外来务工者子女表演的朗诵《心里话》。
    材料二:2009年11月12日,据江阴日报报道:浙江省财政近日决定设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专项项资金,主要用于学校基础设施改造、教学设备购置,改善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学校力学备件。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听了外来务工子女的《心里话》,你有何感悟?
    (2)材料二体现了什么?
    (3)农民工子女就在你身边,你应该如何对待他们?
    四、探究与实践题(共10分)
    16、据教育部网站消息,目前教育部发出《关于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2009年第1号预警通知》,《通知》要求各地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第14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学校安排了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知识链接]教育门发出的这一通知,体现了对青少年的什么保护?(1分)
    (2)[社会调查]目前存在哪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安全隐患?(3分)
    (3)[合作探究]为什么要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理由。(3分)
    (4)[实践提高]在今后生活中,你将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分)
    参考答案
    1、B 2、A 3、A 4、D 5、D 6、C 7、D 8、A 9、A 10、C 11、C
    12、C 13、B
    14、(1)可持续发展理念
    (2)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的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15、(1)城市中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生活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应当关注农民工子女的生活和学习,采取措施改善他们的处境,使他们获得均等的发展机会,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保证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2)材料二体现了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学会尊重、关心、宽容、理解、帮助身边的弱势群体。只要人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16、(1)社会保护
    (2)食品和饮食卫生安全;交通安全;校舍安全等
    (3)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青少年的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在社会生活中处于被动地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4)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寻求社会、学校、家庭等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用智慧保护自己,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和方法;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