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2010年中考政治复习资料:热点专题基础测试题11


    2010年时政热点
    专题十一:依法治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一、热点材料
    1、选举法修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举措。其中一大亮点是明确了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分配人大代表名额的制度。随着每一农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降低,城乡选举同票同权的最终实现,农民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代言人会相对增加,有利于在立法与重大政策制定上更好地体现与维护农民的利益。
    2、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该决定对发展党内民主进行了全面阐述,形成了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整体思路和战略部署,指明了发展党内民主的现实路径,描绘了一幅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路线图。
    3、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2009年底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指出,2009年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约30%是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在公共生活中,无论是环境生态还是医疗教育,房价股市还是道德法治,几亿中国网民用鼠标投票,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体现了我们整个社会参与意识、公民意识的提升。
    二、热点解读
    1.依法治国方略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基本内涵: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3)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因为我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的,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所以,依法治国就是按照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治理国家。
    (4)要求: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确保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执法监督工作和普法教育工作。
    (5)依法治国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的统一。①在我国,法律把党和人民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并赋予其人人必须遵守的法律效力。②依法治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坚持和保证人们当家作主,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决定力量。而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③我国的法律是党领导人民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它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服从法律、依法办事,就是服从党的领导,遵从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④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就是把党的领导纳入法制轨道,实现由过去主要和直接依靠政策治理国家向主要和直接依靠法律治理国家的转变。
    (6)必要性和重要性:①依法治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生产的客观要求。②依法治国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③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法律保证。④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几点建议措施:①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②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③依法保障人民群众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政治权利和自由;④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在法制的轨道上健康发展;⑤政府依法行政,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⑥进一步加大反腐败的力度,也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
    4、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意义: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④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保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