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知识点:吴江市2009—2010学年初三思想品德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
http://www.newdu.com 2025/11/11 04:11:25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0.建立“和谐世界”现已成为我国和世界人民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为此,我们必须 ①维护世界和平 ②促进共同发展 ③阻止经济全球化进程 ④彻底消除各国之间的竞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21.人人都享受着社会发展的成果,也应该承担起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 22.人生难免有挫折。对每个人来说,挫折都是财富。 23.分工要求合作,合作需要公平。 24.重诺守信是诚实人的做事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人文化程度高低的标尺。 25.公民树立法治观念,也就是要树立守法、用法的观念。 26.继承权和监督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重要经济权利。 27.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经济迅速发展的奥秘。 28.漫画反映我国实施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29.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0.青年人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以服从祖国需要为重,不能考虑自身实际。 31.任何国家、任何民族能否做到由弱变强,后来居上,一个关键因素在于能否增强自 己的文化实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8分) 三、简要回答(本大题共3小题,共24铆 32.网络监督是把“双刃剑”。网络监督在开辟群众监督的新渠道,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同时, 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和不足。在发生的多起网络事件中,有些网民依仗匿名身份, 发布虚假、甚至恶意的信息,侵犯当事人的隐私权和其他权利,逐渐演变成一种网络暴力。 请运用有关知识回答: (1)从行使权利的角度看,材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6分) (2)针对网络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国家该怎么办?(2分) 33.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积极 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了2010年在2005年基础上单位GDP 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充分展现了对中国人民和全人类负责的决心。 (1)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就气候问题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对话与合作。这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2)中国要实现上述碳减排的目标必须落实哪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其核心是什么?材料 是如何体现这一核心的?(5分) 34.在主题班会上,九年级(1)班的学生就学习、人才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请对他们的 观点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8分)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观点一:学习是个人的事,学不学是我的权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点二:在现代社会,要活到老学到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立正确的成才观】 观点三:干没出息的工作成不了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点四:成才关键是机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分析说明题(14分) 35.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纪念曰。苏州市某校九年级(1) 班同学 以“庆祝祖国华诞,关注家乡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 【感受巨变】 第一组同学搜集资料发现,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请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人民更拥护社会主义,你认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应坚持什么做法?(4分) 【共话发展】 第二组同学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对建设活力苏州、诚信苏州提出了如下看法: (2)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请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谈谈你的认识。(3分) 【关注行动】 第三组同学了解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实旌“文化苏州”行动计划,努力打造“文化苏州”品牌,‘‘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用双面刺绣的绝活,实现了东方与西方的对接”。把苏州建设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不断融合,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互动发展的“人间新天堂”。 (3)根据上述材料,请你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简要谈谈如何建设文化苏州,打造“人间新天堂”?(4分) 【感悟收获】 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同学们感受到了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并对苏州的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同学们打算以后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苏卅l建设的更美好。 (4)从这些同学的收获感悟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