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中考政治知识点:2010年中考模拟思想品德试题(一)(2)


    二、非选择题。
    11、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湖南湘潭市湘乡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一起校园踩踏事件,造成8人死亡、26人受伤。
    材料二:2009年12月8日,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切实做好冬季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确保广大学生安全。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请你谈谈:国家为什么要特别关注未成年学生的安全?(2分)
    (2)假如你处在踩踏事件的现场,你认为应该怎么做?(3分)
    (3)面对校园内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国家、社会、学校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3分)
    12、2010年2月1日,重庆市法制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刘光磊在会上指出,2009年,重庆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共抓获涉黑人员3113人,在全国引起广泛影响。
    (1)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开展打黑专项行动的积极意义。(3分)
    (2)打黑专项行动体现了我国实施什么方略?这一方略有何重要意义?( 3分)
    ( 3 )在打黑专项行动中,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2分)
    13、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33.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成功完成中国政府在去年年初制定的“保八”任务;2009年,中国经济航船平安穿越惊涛骇浪,经济率先复苏,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2%,中国交出了令人称奇的出色答卷,成为了全球“希望和信心的灯塔”。(4+4=8分)
    (1)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经济成功“保八”的信心来源于什么?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经济仍能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你认为原因有哪些?(4分)
    (2)为构建和谐世界,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怎么做?(4分)
    14、材料一:建国60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如华为、海尔、奇瑞、长安等自主创新优秀企业。但是,我国企业总体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成了我国经济崛起、腾飞的“软肋“
    材料二:建国6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我国每年由生态和环境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正好与增长速度相抵销。
    (1)如何才能解决材料一中经济腾飞的“软肋“问题?(2分)
    (2)材料二启示我们今后如何去做?(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小题 A C A A C 6——10小题 D A B C B
    二、非选择题。
    11.(1)答: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害。
    (2)答:大声呼吁同学们不要拥挤,尽力疏通现场;向老师和学校保安人员
    大声呼救;有条件可拨打“110”报警和“120”急救电话等。
    (3)答:国家:加强有关校园安全方面的立法,加大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
    社会:应创造条件保障校园安全,确保学校设施质量;
    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清除安全隐患,完善安全措施等。
    12、(1)答:①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
    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③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2)答:打黑专项行动体现了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意义:①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1)答:作为国家的小主人,我们中学生应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遵纪守法 ,正确行使自己的监督、建议等民主权利,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尽一份力量,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
    13、(1)答:①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来源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来源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勇气等。
    ②坚持党的领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对外开放,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党和国家、人民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国际间的携手合作等。
    (2)答:我们青少年是国际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应该树立全球观念和平等、开放、参与、合作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4、(1)答:注重科技创新,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
    上来。
    (2)答: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关系,使之得到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