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知识点: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测试题11(2)
http://www.newdu.com 2025/11/10 12:11:3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2008年恩施)有资料显示,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61.6%是通过吸毒感染。而吸毒者大多又是因有不良嗜好、经受不住不良诱惑才误入“雷区”的。因此,我们中学生要防止误入更多的“雷区”,正确的做法是 ( ) ①坚决管住自己、克服不良嗜好 ②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③不沉迷于网吧游戏 ④经常吸烟、喝酒 ⑤坚决拒绝“黄、赌、毒”的引诱 ⑥主动选择学会拒绝的艺术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⑥ 解析:很显然,本题考查的是单元知识点“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不良诱惑犹如病毒,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摆脱它们的干扰,避免其对自己的伤害。战胜诱惑可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①避开诱因法。②婉言谢绝朋友,提高自制力。③专时专用,改正不良习惯。根据本题创设的情境,可以灵活地采用方法“①②③⑤⑥”防止中学生误入更多的“雷区”,而不能采取④的方法,故答案为C。 3、(2008年太原市)呼和浩特市高二学生王少伟,从小学起就迷恋互联网,初中时出于好奇,开始研究黑客技术,2007年因攻击2200多个境内外网站,造成严重社会影响,被依法判刑,那么青少年应当( ) ①提高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②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网络规则 ③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拒绝网络生活 ④自觉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自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一般违法与犯罪尽管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二者都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我们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这就要求我们:提高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加强道德修养,遵守网络规则、自觉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自律、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到健康上网,文明上网,而不是拒绝网络生活,因噎废食,答案为D。 4、(2008年嘉兴市)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应当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这规定,主要是为了对未成年人实施有效的 ( ) A.家庭保护 B.国家、社会保护 C.学校保护 D.司法保护 解析:必须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四种保护的规定吃透理解、融会贯通,才能正确判断与区分四种保护。而本题正是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的四种法律保护的理解与认识。通过分析题干后,不难判断本规定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答案为A。 5、(2008年泉州市)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 ①机智求助他人抓住歹徒 ②记住不法分子的特征和行为,及时拨打“110”报警③不畏强暴,以死相拼 ④巧妙周旋,趁机逃脱后及时报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如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这一问题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公民应履行的义务,但是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必须沉着、冷静,见义智为,尽量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应减少无为的牺牲,把自己的损失降低到最小,不能硬拼和蛮干,这是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时应遵循的一个原则。用这一标准衡量本题四个观点,①②④能体现见义智为是可取的;而③是盲目蛮干,不能有效保护自己,是不足取的。答案为B。 四、模拟测试 一、请你选择(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 1、黑网吧招揽未成年人进入,这属于 ( ) A.意外伤害 B.家庭侵害 C.学校侵害 D.社会侵害 2、下列不属于青少年严重不良行为的有 ( ) A.上网玩游戏 B.吸毒、注射毒品 C.多次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D.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3、面对奥运金牌的诱惑,有的人奋力拼搏,最终站在了领奖台上;有的人服用兴奋剂,结果身败名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 ) A、诱惑都是不良的 B、诱惑无所谓好坏,关键是怎样对待它 C、只要有正确面对诱惑的态度就能使一个人获得成功 D、必须通过正当的途径去获得成功与荣誉 4、放学后,你的同学邀请你去电子游戏厅并说他请客,这时你会 ( ) A.不去不给同学面子,先跟去看看再说 B.不去白不去,反正是他请客 C.这次先让他请,下次再请他一次 D.坚决不去,并说服同学改打乒乓球 5、我们身边存在许多诱惑。有人说,诱惑只能使人沉沦。这一说法没有体现的 ( ) A、看到了不良诱惑的消极影响 B、没有全面认识诱惑 C、没有看到诱惑对人的积极意义 D、告诫人们要区分不同的诱惑 6、“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瘸了一匹战马;瘸了一匹战马,败了一次战役;败了一次战役,丢了一个国家。”下面与这首民谣蕴含的道理不同的是 ( ) A、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众人拾柴火焰高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7、“未成年人经验少,自我保护离不了,自尊自爱要牢记,远离网吧不沉迷,个人行为要规范,夜不归宿不可以,遇到侵害莫惊慌,灵活机智巧周旋,法律武器保平安。”这段话主要告诉未成年人( ) ①只要不夜不归宿,就能保平安 ②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利 ③要善于同违法行为做斗争 ④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小王家来了客人,吃完饭后,大人们兴致勃勃地要打麻将,刚好缺一个人,妈妈叫小王去“凑手”,赢了归自己,输了妈妈给。你认为小王的做法不正确是 ( ) A.不去“凑手”,要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B.可以去“凑手”,休息时可以好好放松自己 C.一定要坚持原则,婉言谢绝 D.告诉大人们赌博的危害,并说服他们玩一些有意义的游戏 9、根据2006年中国官方的禁毒报告,从1980年以来,中国由于吸毒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49万人,到2005年底,中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有116万人,现有吸毒人员为78.47万人。面对毒品的诱惑,正确的观点是 ( ) A.毒品威力强大,我们无法与之抗衡 B.先尝试一下,吸一两次不会上瘾 C.青少年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D.毒品可以使我们忘记烦恼 10、有关专家对广州市几个城区、53所中学的3000名学生上网状况进行的调查显示,22%的被调查者浏览过色情网站,19.6%的中学生在别人的诱惑下,上网聊过男女两性话题。上述调查显示 ( ) A、网络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 B、网络已成为我们身边的主要不良诱惑 C、青少年对性知识非常感兴趣 D、网络上不良诱惑是虚拟的,没有什么危害性 二、请你概括(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提炼下列各题材料中蕴含的主要道理) 11、短信漫天飞,垃圾满地堆,还有骗子把牛吹。例如:快过年了!挺想你的:好不容易找到你的电话,我特意给你点了首歌,你拨1259042704按5键听吧5分钟后有留言!借别人手机发的信息。 12、观察右图,进行概括 三、请你辨析(8分) 13、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家庭、社会、学校、司法等各方面都给予积极的保护。所以我们能够健康成长。 四、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10分) 14、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 情境 正确做法 陌生人到学校找你,告知你父亲出了车祸,让你马上跟他走。 放学途中,几名染发青年持刀抢劫你,并让你明天带100元在此等候。 在家炒菜时,锅突然起火。 在酒楼吃饭时,你的好友与其他人为了争座位而发生争执。 (2)面对上述情境时,我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犯时,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依据有哪些(请至少列出两部法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请你参加活动与探索(10分) 15、2009年2月2日,国内外各大网站争相报道这样一则新闻:在北京奥运会中包揽8块游泳金牌的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吸食“大麻”(毒品的一种)。北京奥运会后,菲尔普斯成为美国青少年崇拜的对象、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但其吸食毒品的事件曝光后,所有人都很震惊、很伤心。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青少年应怎样对待毒品?(2分) (2)除毒品外,我们身边还存在哪些不良诱惑?(4分) (3)我们应怎样看待明星的各种行为?(4分) 参考答案: (一)考点归纳 1、荣誉;金钱;电子游戏;赌博;毒品;黄色、淫秽、暴力内容;邪教 2、积极要求进步;正当途径;刻苦努力 3、取之有道;合法劳动;正当途径 4、人的智力、锻炼眼耳手脑并用能力;适当放松;调节;适当的;有节制;浪费时间和金钱;荒废学业;损害身心健康;甚至走上违法犯罪之路;丰富的学习、健身、交友5、鸦片;吗啡;大麻;可卡因;麻醉剂;精神药品;损害身心健康;破坏家庭和谐;导致违法犯罪;吸毒;贩毒;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6、不正当的;搓麻将、打老虎机;严重影响学习;损害身心健康;影响人际关系;导致家庭破裂;诱发违反犯罪 7、严重影响学习;损害身心健康;导致道德败坏;走上违反犯罪之路 8、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 9、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正确的方法;避开诱因法;婉言谢绝朋友,提高自制力;专时专用,改正不良习惯 10、青少年关系国家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各方面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社会上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各种诱惑及侵害因素;自我保护意识;社会、学校、家庭;智慧;法律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2、正确对待父母、学校教育;提高警惕;用智慧保护自己;依法自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提高警惕;保持高度警惕;文明的行为举止;得体的衣着打扮 13、与其搏斗;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两害相权取其轻 (二)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D 2、A 3、D 4、D 5、D 6、C 7、B 8、B 9、C 10、B 二、概括题 11、提高辨别是非能力,正确对待不良信息等。 12、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特殊保护等。 三、辨析题 13、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少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法律给予特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家庭、社会、学校、司法等各方面的职责。各方面都给予青少年积极的保护。但他们各方面都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我们,青少年还需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 四、观察与思考 14(1)情景一:先查询陌生人的身份并询问父亲的情况,无误后再打电话告知母亲,并与陌生人一起告知老师你的去向 情景二:给钱他,并暗中记住歹徒的样貌特征及去向,回校告知老师并立即报警 情景三:把待炒的菜倒进锅并盖上锅盖 情景四: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冷静地劝说好友忍让他人,切勿冲动更不要参与打架(2)遇到突发事件时,一定要冷静对待,并提高自我防范的意识,在保障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理智地解决问题,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掌握一些应急的方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五、活动与探索 15(1)远离毒品,拒绝毒品。(2)黄色网站、暴力游戏、赌博、酗酒、吸烟等。(3)人无完人,明星也不例外。我们要善于从不同榜样身上学习不同的优点,不断完善自我;全面评价偶像,既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也要看到其缺点和不足;要用理性的态度看待明星,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偶像;崇拜他们成功背后的奋斗精神和优秀品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