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中考政治知识点: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测试题19(2)


    ①中学生要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②中学生要珍爱、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③中学生要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 ④旺旺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应以命相抵 ⑤旺旺虽致人死亡,但应从轻处罚 ⑥旺旺的父母应当给予被害人亲属一定的经济赔偿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⑤⑥ 6、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 A、相对刑事违法而言,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的情节要重些 B、有不良行为的人,一定会发展成为违法犯罪 C、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武器就是道德 D、刑事违法是构成犯罪的法律标志 7、小智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遭到不法分子的勒索,可取的方法是 ( ) A、忍气吞声,乖乖给钱 B、奋不顾身,以死相搏 C、给钱后,及时报案 D、先给钱,然后纠集一些人进行反击 8、据报道,著名歌手满文军因涉嫌吸毒,日前被北京警方治安拘留,其妻则囚涉嫌提供毒品被刑事拘留。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A、任何违法行为必将受到刑罚处罚 B、不注重道德修养必然违法犯罪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D、明星违法应受到更严厉的刑罚处罚
    9、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总理在谈及“实施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时指出,要“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要把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地方!”因为( ) ①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②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法律保护 ③未成年人自护意识、自护能力较弱 ④青少年受到特殊的社会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08年12月15日,原南京市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局长周久耕因公开发表“查处降价的房产商”言论。网友对其展开“人肉搜索”后发现周久耕所抽的烟是“南京”牌系列“九五至尊”,每条售价1500元至1800元之间,其所戴手表是价值10万元的名表“江诗丹顿”,并抖出其开名车、多出房产等消息,南京 市纪委部门随后对其展开调查。2009年10月10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周久耕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没收财产人民币120万元,受贿所得赃款予以追缴并上缴国库。这说明 ( ) ①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②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③加强网络监督有利于政府勤政廉洁 ④社会的公平正义离不开正义的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请你概括(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请用简洁的语言提炼下列各题材料中蕴含的主要道理) 11、中学生丁某,读初一时经常旷课逃学,在家玩电脑,屡教不改。上初二后,更加沉迷上网,为了去网吧上网,花完了零用钱就偷家里的钱,慢慢发展到偷别人的手机和学校的电脑零件去卖,结果被行政拘留。初三上学期,结交了一些网友,一天为了所谓的“哥们儿义气”参与打群架,在斗殴中用利器把对方刺成重伤,受到刑罚处罚。 12、观察右图,进行概括
    三、请你简答(4分)
    13、200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规定: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未成年人夜不归宿,不得让其脱离监护单独居住。已满十六周岁并以自己的劳动收获为主要来源的未成年人除外。否则其所在单位或城乡基层群众性组织将予以劝诫、制止,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将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四、请你辨析(8分)
    14、据汕头电视台《今日视线》栏目报道:市区某小学10岁学生小许,在广厦大众购物中心附近遭遇一男青年抢劫自行车后,与两位同学一路跟踪至金墩园住宅区,见人多,三人便冲上前去揪住歹徒,同时喊“抓贼”,在周围群众的帮助下,终于将歹徒制服,并送交派出所。 由此,有人认为,青少年面对不法侵害时只要讲究智斗,就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10分)
    15、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学校的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财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几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多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 (1)从陈某失足的轨迹来看,他的行为受到过什么准则制约?这些准则有什么不同? (2)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沦为“阶下囚”,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3)法律的规范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六、请你参加活动与探索(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6、近年来,随着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问题成为了家庭、学校、社会的重头戏,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某班举办了一些活动。 (1)你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或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安全意识? (2)根据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要求,遇到下列情形时中学生应该怎么办?请联系所学知识,拟一警示语。 ①“包吃、包住、包玩五折优惠!”网吧老板叫你上网 警示语: ②放学路上遇见红灯,,与你同行的小张说:“冲过去!我们有《未成年保护法》保护。” 警示语: ③朋友聚会时,有人给你摇头丸:“来一颗,提提神。” 警示语: ④ 紧急意外——暴力、抢劫、勒索钱物、性侵犯等发生在你身边。 警示语:
    17、中学生魏某在上学的路上被一辆汽车撞倒,造成右腿骨折、自行车被撞烂。魏某父母闻讯后赶到现场,将儿子送往医院。肇事司机贾某要求将此事与魏某父母私了,答应承担治疗等一切费用,并替魏某交了住院押金5000元。见此情景,魏某父母也同意了私了。两个月后,魏某出院,共花去各种费用37258元。 当魏某父母要求贾某兑现诺言时,贾某见数额太大,只同意承担一半的费用。结果,双方争执不休。魏某及其父母盛怒之下将贾某打伤,贾某一纸诉状将魏某及其父母推上了被告席。 (1)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2)列举你所了解的法律名称或法律知识 (3)贾某状告魏某及其家人的诉讼类型是哪一种? (4)魏某为什么维权不成反成被告?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一)考点归纳 1、平等;学法、守法、用法;法律的尊严; 2、标准;行为规则;道德、法律 3、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人民意志和利益;规定权利和义务 5、①规范;②保护 6、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做出法律所禁止;行政违法、民事违法、刑事违法、违宪行为;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刑事违法;①违法;②社会危害性;③法律制裁;①社会危害性不同;②触犯法律不同;③所受处罚不同
    7、严重危害性;刑法;刑罚处罚 8、①严重危害性②刑事违法性;③刑罚当罚性 9、主刑和附加刑;管制、拘役、有期、无期、死刑;只可独立使用,不可附加;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既可独立使用,又可附加 10、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依法自律;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拒绝不良诱惑;谨慎交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教育 11、18 12、家庭;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家庭保护;不得虐待、歧视、遗弃未成年人,应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应对以健康的思想品行、适当的方式教育、引导未成年人;
    13、教育;身心健康;合法权益;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尊重其人格尊严,不得虐待、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得开除或勒令其退学。 14、建立、健全爱国主义基地等适合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并对其优惠或免费开放;网吧、歌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禁止其入内;不得向未成年人宣传、销售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书籍或音像制品;禁止使用童工;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等。 15、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尊重人格尊严,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做好刑满释放未成年人的安置工作;处理成年人案件时,对未成年人加以特殊保护等 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和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因此青少年除了用智慧保护自己之外,还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持高度警惕,这是避免侵害的前提;同时应该积极争取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护;必要时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观察与思考 15(1)从陈某失足的轨迹来看,他的行为受到过道德、纪律和法律的制约。道德,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纪律,按本单位团体的需要,定出在局部使用的准则。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纪律想比较,法律有三个基本特征:有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3)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的表现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 六、活动与探索
    16、(1)班会、板报、图片展览等。(2)①警示语:拒绝不良诱惑,警惕网吧陷阱 ②警示语:遵守交通规则,人人有责/安全才能回家/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③警示语: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拒绝不良诱惑,警惕毒品犯罪。 ④警示语:见义勇为;/依法维权‘/及时拨打“110”/巧法求救信号。 17、(1)法律。 (2) 宪法、刑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3)民事诉讼。 (4)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