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中考政治知识点: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测试题13


    第二单元 了解祖国,爱我中华
    一、知识梳理
    中国的国际地位:原因、时间 我们的祖国
    我国基本国情:表现(社会主要矛盾、根本任务)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巨大成就(表 现、原因);坚持中国特色伟大 旗帜 认清基本国情 制定依据 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主要内容 一个中心(内容及其原因) 核心内容 两个基本点(内容及其作用)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原因及做法)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新型民族关系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维护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台湾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实现祖国统一 两岸关系新发展(原因、表现) 内容 基本方针 实践、意义 前提或基础 对外开放的原因 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的表现 应注意的问题 我国人口的特点 我国面临严峻的 计划生育 人口过多的危害 人口问题 可持续发展战略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基本要求、目的、和意义) 了解基本国策 环境问题的表现 与发展战略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环境问题的现状 严峻的环 环境问题的危害 境问题 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我国资源的特点 严峻的资 我们共同的家园 出现资源问题的原因 源问题 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作用及做法) 才强国)战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内容 中华文化与 历久弥新的原因 民族精神 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传统美德的内容 传统美德不断丰富和发展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我传承) 民族精神的作用 民族精神在不同时代的丰富和发展 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考点解读
    (一)考点归纳
    1、中国的国际地位_____,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____、____、___的中国形象已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2、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______________。因为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初级阶段从______到______,至少需要一百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巨大的成就,例如:______________等。其根本原因归结起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原因有: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等。
    3、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____,国家的根本任务是___________。
    4、依据________制定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_______为中心,坚持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把我国建设成为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其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现阶段,各项工作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因为_________。______是强国之路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_______,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_______。_____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国家生存发展的______。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______________。改革是_____,发展是­_____,稳定是_____,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一点就是毫不动摇的坚持_________。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_____,是实现科学发展的__________,必须坚持_______一百年不动摇。
    6、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保障,各族人民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了______、______的亲缘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___________,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我国各民族形成的新型民族关系是:_____________,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维护民族团结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青少年应尊重______、尊重______、尊重_______等。
    7、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_________。我国坚持用“__________”的方针实现祖国统一。一国两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用“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了香港、澳门,并保持了其繁荣稳定,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闭关锁国导致_____,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______的条件。因此,我们应坚持______的基本国策。
    8、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要求我们①坚持_____和_____相结合;②把_____、_____作为发展的根本基点;③既要________,又要________,既要________,又要________。
    9、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我国人口的特点还表现为_____,_____,人口分布不平衡,______等。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问题,为解决人口问题,必须坚持______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_____,______;具体要求是__________。
    10、我国资源的特点是: 。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问题,因此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造成资源、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本质上都是P55——问题。为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实施——战略。作为当今青少年,我们可以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做些身体力行的事情,例如有: 。
    11、________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_______的竞争、_______的竞争。百年大计,______为本,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_____,化人口压力为­_______,才能________,才能_______。为此,必须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________和提高______的轨道上来,把教育放在______地位,实施______战略和______战略。作为青少年就必须_______。
    12、________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_________,作为青少年在创新上可以做的有:________。
    13、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这可以概括为:________。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绵延不绝,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______________。
    14、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______;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__________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_______为核心的团结统一、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15、民族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等,在现代化建设时期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改革开放以来又增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意识。16、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___。作为青少年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上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重难点、易错点解析
    1、重难点:(1)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4)60年来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5)维护民族团结 (6)台湾问题 (7)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8)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9)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10)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11)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不同时代英雄人物身上所体现的优秀品质结合双百人物等) (12)民族精神的作用 2、易错点:(1)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2)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3)对外开放就要全面借鉴 (4)先发展经济,再搞环境保护 (5)计划生育的目的是减少人口数量 (6)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7)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弘扬中华文化不需要学习外来文化。
    2、(2009,河南)据统计,2008年底,河南省的人口总数为9918万人,每年净增人口约50万,相当于增加一个中等县的人口。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下半年,我省将成为人口超亿的省份。这表明我省 ( ) ①人口优势将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②已成为人力资源强省 ③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 ④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解析:此题属于省情教育。答题的关键是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不能片面的、仅仅从一个方面理解。本题中,人口问题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负担;材料主要说明河南省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而并没有直接反映人才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因此含①说法的排除。结合材料,目前我省只是人口大省,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全方面提高人口素质才能化人口大省为人力资源强省,故②错误。因此,正确选项为B。
    3、(2009,河南)2009年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忠诚、徐光宪颁发奖励证书。这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 ①坚持把发展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③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④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此题以2009年重大时政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为切入点考查。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①说法错误,将含①说法的选项全部排除,故正确选项为C。
    4、(2009,河南)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当时西藏生产总值仅为1.74亿元,到2008年发展到392亿元,增长65倍,并且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8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4万元,比1959年增长27倍。 解析:西藏民主改革50年属于时政焦点与重点。试题采用举例法,通过具体的数字说明西藏取得的变化。通过西藏前后50年的变化,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对比不难折射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巨大的优越性”、“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等理论。所以本题可概括为:(1)民主改革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2)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3)我国要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优越性。(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民族自治地区的繁荣发展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