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第一次水平测试练习题(2)


    二、抓住要点,简要回答。你会做!
    11、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代表国务院向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进一步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使困难家庭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
    读材料后,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温总理的讲话中体现出党和国家十分关注青少年学生的何种权利?重视什么战略? 2分
    (2)现在你也是一位青少年学生,你将怎么做?3分
    12、骑劣质车摔伤
    (1)漫画中消费者的何种权益受到了侵害?2分
    (2)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你准备建议他用哪些途径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分
    13、2007年3月15日,温总理在记者招待回上说:“解决民生问题要首先着眼于困难群体,特别是农民。一个船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1)温总理的话体现了我们教材中的哪些观点?3分
    (2)如果你是恩施市长,要提升温总理所说的“船队速度”,你认为应怎么做?3分
    三、论事说理,能言善辩,请你辨析:
    14、看了恩施日报报道的我州建始县一初中毕业的农民,自强不息,在外打工期间,一边打工挣钱,一边学习技术,掌握了一定的致富本领后,毅然放弃广东一公司的年薪50万元的工作,拿出自己打工积攒下来的几百万元回家乡办企业带领家乡人民共同致富的事迹后,某中学一位九年级的学生王尚说:“他真傻”。请就这位农民和学生王尚的言行进行辨析。
    四、实践与创新
    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发出的号召。她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你所在的班级准备围绕“大家参与,共创和谐”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事项。
    上街进村开展宣传活动。请你:
    (1)结合教材所学知识,你认为什么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的社会。(3分)
    (2)列举你所在的乡(镇、办)应迫切解决的一个最突出的不和谐问题,并给相关部门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2分)
    (3)、作为一个即将毕业的中学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你打算怎样做?(3分)
    参考答案
    一、精挑细选,四里选一,你有一双慧眼,相信你能选择最佳答案!并将答案填写在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B
    D
    C
    B
    B
    D
    B
    非选择题(走出教材,迁移发散,相信你的能耐一定是增长了)
    二、抓住要点,简要回答。你会做!
    11、(1)十分关注青少年受教育权;重视科教兴国战略(或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分
    (2)我将十分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忠实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苦练科技本领,自觉践行科教兴国战略,为共建和谐社会出力献策。3分
    12、(1)安全权。(或生命健康权)2分
    13、
    (2)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③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⑤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3分(此题答对三点即可给3分)
    13、(1)①实现共同富裕;②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③落实科学发展观; ④促进社会公平;⑤构建和谐社会等等。3分
    (2)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③坚持改革开放; 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⑤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等等。3分
    三、论事说理,能言善辩,请你辨析:6分
    14、(1)这位农民的做法是对的,学生王尚的说法是错误的。
    (2)①这位农民工身上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极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团结互助的高尚道德品质;致富后不忘家乡,带领乡邻共同致富,把新农村建设落实到了自己的行动中,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②学生王尚没有团队精神,缺乏关爱之心,道德素质较底,不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3)我们应向这位农民学习,不管是升学还是就业,都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四、实践与创新:8分
    15、(1)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
    (2)如贫富差距、诚信缺失等问题。1分。建议要立意积极、有针对性。2分
    (3)①学习宣传有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政策;②对有违构建和谐社会的行为检举揭发斗争,③积极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最终消除贫富差距、重构诚信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学生回答只要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即可,2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