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复习资料:基础测试题解题方法与思路
http://www.newdu.com 2025/11/08 10:11:19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一:选择题 1.审清题干、题肢,抓关键词语。 2.一眼看下去就知错误的选项,首先要排除(逆向选择除外) 3.题肢本身无错,但不符合题干者,亦排除。 4.相信第一选择,除非的确搞错,否则不要随便改动。 附:十种情况不选 (1)表述有错者不选 (2) 肢干不符者不选(3) 肢干双重者不选 (4)因果相悖者不选 (5)正误相混者不选 (6) 肢干矛盾者不选(7) 间接联系者不选 (8)范围不符者不选 (9)要求单一者不选 (10)反向选择者不正选 二:简答题 1.弄清题目的蕴涵性。通常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2.把握题目的限制性 3.从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人手,揭示出题眼 4.分层 5.注意答题的全面性 6.行文过程可简洁明了。 三:辨析题 通常考学生辨证的或阶级分析的知识。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有本质有现象。 (1)用全面观点分析,抓关键词,力求找到合理的地方和不合理的地方。 (2) 凡牵涉资本主义,国家、民主的,必须注意阶级性。 答题时注意: (1) 发现过程中下结论 (2) 运用课文原理 合理的:原理+扼要分析(说明为什么合理) 不合理的: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不合理,并指出合理的是什么) 四.论述题: 审题 (1)逆向审题:先搞清楚题目问什么?有几问?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2) 抓关键词语,力求搞清每段材料的中心含义。 (3) 一大段材料的要分层并弄清每层意思。 (4) 材料的注释包含很多信息,不能忽视。 答题时注意: (1) 凡问现象的,看到什么,就回答什么,不展开。 (2)凡是“分析”、“评述”的,就要求用原理扣材料分析,如是哲学部分的,还要在原理后加方法论要求。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即要分析和解决问题。 (3) 要分层回答,注意行文规范,答案准确。 中考政治常见题型解题技巧 随着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政治试题,联系政治重点、热点紧密,灵活性增强,答题形式往往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与过去靠死记硬背相比,难度明显增大,很多考生感到很难适从。因此,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是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作为政治答题,要求答案是多元不唯一,但对于答案的语言的凝练,观点的正确表达程度,内在的逻辑和条理的要求是相当高的(特别是对于使用准确的政治术语的要求的扣分是相当严的)。一般来讲,正确而又成功的要求有以下几点: 1、语言要凝练,说话紧扣知识点,切忌空洞无物。 2、逻辑要严密,遵循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顺序,切忌杂乱无章,语无伦次。 3、层次要分明,分点作答,条理清晰,切忌模糊不清,言语混乱,意思不明。 4、答题要完整,归纳要简洁自成一局,切忌点而不透,讲而不全。 5、思维创新要言之有理,切忌胡乱编造,言而无据。 具体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如下: 一、选择题 选择题是中考的主要题型之一,目的是检验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辨别分析能力它分为题干和题肢两部分,题干在情景设计和设计上多种多样,题肢往往似是而非,迷惑性强,稍一疏忽就会选错。一般来讲,在中考中,选择题有两种,即单向选择题和多向选择题。因为两者有共性,故放在一起分析,解答选择题应注意下列步骤: 1、审查题干,确定题干的规定性。(1)明确题干的要求和答题方向的正向选择还是逆向选择。(2)确定题干本身的表述属于哪一种类型。一般包括四种类型:完全正确型(这种最常见)、完全错误型(这种很少见)、正误混杂型和表述中性型(如下列选项属于正确或错误的有)。只有确定了题干的类型,才能与题肢联系起来比较。(3)准确判断题干内容,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的指向性。有的题干直接明了,有的则含暗示性条件,有的内涵复杂,包括着丰富的内容,这就需要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 2、审查题肢,注意题肢的迷惑性,明确题肢本身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3、审查题肢是否与题干存在必然的联系。题肢必须是符合题干规定性的题肢。如果题干本身表述正确且在正向选择的前提下,有以下几种排除法: (1)排谬法:排除题肢本身表述错误或部分错误的题肢; (2)排异法:题肢本身尽管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必须予以排除; (3)排重法:题肢的观点不是回答题干规定性的要求,而是对题干的变相重复,这样的题肢必须予以排除。 (4)排倒法:如果题干与题肢属因果关系,要弄清谁为果谁为因或有无因果。无因果者排除,因果关系颠倒者也要排除。其中,因果关系颠倒者居多,故称排倒法; (5)题肢概念的外延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性的要予以排除: (6)排乱法:排除题肢的共性与个性同题干共性与个性逻辑混乱的题肢; (7)如果题干的表述正误混杂,则一定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无论题肢本身表述是否正确,只要符合题干的规定性,就可入选。 作为选择题,同学们在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吃透题干,紧扣中心词,细心思考,慎重取舍,切忌钻死胡同。 二、简答题 简答题是近年来的中考题常见的题型之一。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能力的考查,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题目设计灵活,角度多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活于教材。但万变不离其中,题在书外理在书中,预料之外情理之中。从形式上看,大多采用了设置性景村料的方式,联系当社会经济生活中重和热点问题,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命题形式上看,一般要求从三个角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公办”。题目有时要求回答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有的则要求全回答,这就人求在解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步骤: (一)认真审题,准确把握命题的含义。一是要认真阅读情景材料的基础上弄清材料包含哪几层意思。有的可能只有一层,有的可能是多层,然后归纳出各层意思所提示的中心意旨。二是要明确题目的设问角度。 (二)找依据。在审题过程中要从材料中“折射”出理论依据,即课本在这个问上所运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三)用课本所讲的理论依据简明扼要地分析说明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精确地组织答案。具体要求是:观点原理要准确,紧扣题意来表达,事理交融要点齐,扼要简洁层次明。 简答题出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 (1)直间式简答题。这种题型一般是对某个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基本观点的理解为命题内容,提问较直接,一般只要求从一个角度回答,可依据教材内容直接回答即可。 (2)辨析式简答题。题目所给观点正误混杂,带有辨析色彩。答题时要了解题目包含几层意思,以课本为依据,对其观点加以分别回答。 (3)演绎式简答题。这类题目的形式一定是材料,且包含多层意思,须用分折的方法看分为哪几层意思,然后用演绎法去看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些观点的。如果题目不直接指出观点,须先归纳出材料中的纲点,然后用演绎去看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 (4)认识式简答题。这类题目的形式一定是材料,设问上一般是“如何认识……”,不公要求考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这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简答题形式。回答时要运用课本知识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几个角度全面地进行回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