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复习资料:第四单元 满怀希望迎接明天同步练习题(2)
http://www.newdu.com 2025/11/07 09:11:42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13.要将学习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 ) ①就要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 ②就要制定近期、中期和长期学习计划,不断实现目标 ③不断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提高信心和勇气 ④可以向有关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4.上图给我们的启示有( ) ①我们要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从容面对考试 ②我们需要适度的压力,自觉适度加压,增强学习动力 ③学习压力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 ④毫不紧张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更积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 2008年10月23日,新时期山东形象大使揭晓,许振超当选。许振超,只有初中文化,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学习最终成为“桥吊专家”,带领他的团队两次创造了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作为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许振超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高度赞扬。据此回答15~16题。 15.许振超的成才之路表明( ) ①一个人成才关键靠个人智慧,与团队精神无关 ②一个人成才必须得到社会的高度称赞 ③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同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④立志成才需要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16.许振超经常说:“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可以没有知识,可以不进大学殿堂,但不可以不学习。”这说明终身学习( ) A.只是个人发展的要求而不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B.只适合没有进入大学学习的人 C.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D.已成为当今社会唯一的一种生活方式 二、非选择题 17.艰苦奋斗精神永不忘 材料一: 2008年11月9日,新任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第二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上表示,今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过德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高速增长,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接近25万亿元,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 材料二:2008年12月2日,民盟举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报告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树声指出:3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生产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⑴对此有人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后没必要再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了。 ⑵联系实际谈一下,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你将如何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18.建设创新型国家 2009 年1月9日,“首届建设创新型国家年会”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届时党和国家领导人,省市县镇及企业家代表共聚一堂,共商创新型国家发展宏图。 ⑴请你探究:请你探究一下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由。 ⑵请你谋略:请你为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出几个金点子。 19.正确面对学习压力 材料一:2008年11月13日上午,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宝山区教育局、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主办的“第三届21世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坛”在上大附中开幕。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教育心理研究室主任沈之菲副研究员,公布了有关中小学生抗压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学业压力大、人际关系矛盾等位居前列。 材料二:九年级学生王林在妈妈的带领下接受了心理咨询。王林说:“我现在感觉学习压力非常大,一想到学习我就难过。爸爸妈妈总希望我能考到班里前3名,为此,我也努力过,每天早起晚睡,但每次还是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值。为此我也很伤心,总觉得自己不行。现在我觉得肩上的担子太重了,晚上睡不着觉,白天上课老走神,老师讲的东西也记不住了。 ⑴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学习压力对我们的影响。 ⑵如果你是心理专家,你会如何帮助王林正确面对学习压力? 20.终身学习提高素质 材料一:2008年11月9日,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经验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市教委主任刘利民在经验交流会上指出,北京将在2010年初步建成学习之都,今后每年将拿出1000万元用于奖励学习型城市建设,鼓励市民进行终身学习。 材料二:2008年11月11日,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120多位专家学者相聚北京师范大学,在由北京师范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BNU-IOE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就“学习型社会的领导力”展开研讨。与会学者们就“道德领导力和公民化社会、构建可持续的学习社群、领导城市学校、领导者的培养”等课题进行了讨论。 ⑴请你结合实际谈一下,上述城市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的必要性? ⑵结合自身实际谈一下,你将如何融入“学习型社会”中去? 21.投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材料一:2008年10月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0年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结果。他们测算,2007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数为72.9,比2000年提高了13.6点,平均每年增加1.93点,按照这一比率来计算,2020年我国全面小康的指数高达96%,那样就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材料二:据报载:上海、北京、天津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经超过60%,走完了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2/3的路程;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和福建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在30%以上,走完了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1/3的路程;全国尚有一半的省(区、市)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小于15%。 为了加快本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某校九年级(3)班的学生,准备开展以“振兴当地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学生,请你参与: ⑴在宣传活动中,请你用所学知识给大家讲一讲,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是怎样的? ⑵请你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就本地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至少两条合理化建议。 ⑶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简练)。 参考答案: 1.A 2.C 3.B 4.D 5.B 6.D 7.D 8.B 9.A 10.C 11.B 12.B 13.B 14.C 15.D 16.C 17.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①艰苦奋斗自古以来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决不能自满、懈怠。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③艰苦创业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是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美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艰苦创业的精神。 ⑵要从日常生活做起,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业;培养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浪费,不追求享受;培养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精神,遇事要迎难而上,不要畏难而退。 18.⑴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⑵①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②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③加强人才资源的开发,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重点培养一批高层次和高技能的人才,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和奖励机制;④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引进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创新人才。 19.⑴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的存在,感受到压力是正常的。学习压力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⑵①学习没有压力,可能会使我们觉得学习非常轻松,也有可能使我们失去动力。因此,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自觉适当加压,增强学习动力。②学习压力常常与我们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有关。我们要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自觉消除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尽量将压力化为动力。 20.⑴在当今社会,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①终身学习,能使人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②能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③能使人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④还能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总之,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⑵①我们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习惯,增强获取知识、自主判断与选择的能力。②从学校走向社会后,我们要不断开拓新的发展天地,要不断进行学习,从而成就自己的美好未来。 21.⑴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高水平的、全面的、发展较平衡的社会。 ⑵①首先是要通过改革开放,使经济更加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②必须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使民主更加健全;③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文化更加繁荣;④必须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 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参与;全面小康社会富国富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共同的期盼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