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单元测试题(三)(粤教版)(2)


    18.据《参考消息》2006年8月25日报道:中国在联合国内尽自己的责任,一个月来两次支持联合国安理会就世界上最危险的问题上提出强硬决议。一次是支持谴责朝鲜7月采取的具有挑衅性的导弹试射行为;一次是坚决要求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这表明( )
    A.我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家
    B.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C.我国谴责恐怖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D.落后就要挨打,强权就是真理
    19.时隔44年后,位于中印边境的乃堆拉山口边贸通道于2006年7月6日重新开通。有报告说,到2015年,这一地区的贸易额有望达到120亿美元。这 ( )
    ①表明中国实行“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 ②符合要和平、讲合作、促发展的时代潮流 ③有助于地区和平稳定、共同发展 ④表明中印两国友好相处,已经没有任何矛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 )
    ①抓住机遇,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②依附于发达国家,求助于发达国家 ③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 ④建立军事同盟与其它军事集团抗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1.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集中于工业化国家占世界人口1/6的人垄断了全球近80%的收入,与此同时,居住在63个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60%的人,只占世界收入的6%,人均每天不足2美元。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 ( )
    A. 和平与发展不再是时代的主题。
    B. 恐怖主义到处制造恐怖事件、破坏世界稳定
    C. 经济全球化的消极作用未能被有效抑制
    D. 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已经不存在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8分。)
    22.据报道,全世界最富有的1/5人口与最贫困的1/5人口之间的收入差距从1960年的30:1扩大到了1997年的74:1。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
    A.经济全球化拉大了国家间的贫富差距
    B.贫困国家不思进取,闭关自守
    C.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勤劳、聪明
    D.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
    23.近年来,美国“大众与传媒皮尤研究中心”对亚洲、欧洲和美洲的16个国家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其中有11个国家的民众更喜欢中国而非美国。中国在国际上声望提高的原因是( )
    A.人口多、面积广、资源丰富
    B.坚持走和平与发展的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无任何矛盾
    D.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为世界作出了越来越多的贡献
    24.你认为造成“11个国家的民众更喜欢中国而非美国”的原因是( )
    A.美国政府的一些对外政策违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B.美国的综合国力不再强大
    C.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得人心
    D.美国的富裕和强大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忌恨
    25.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的变化。这种形势给我国面临的机遇是( )
    A.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条件
    B.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C.我国在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D.我国自身的建设也存在不少困难,如资源、人口、环境等问题相当严峻
    26.江苏否面季茜石是我国农村先富起来的典范。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华西村将目光投向下西藏,准备在西藏建设第四个华西村,将西藏自身的资源优势与华西村先进的技术、经验有机结合,使西藏华西村也走上富裕的康庄大道。这体现了 ( )
    A.民族团结的原则 B.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C.民族平等原则 D.社会主义的本质
    2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做到( )
    A.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作用
    B.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C.博采各民族之长,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的营养
    D.坚持不懈地在全体民众中开展民族精神的教育
    三、简答题(共6分)
    28.2005年9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1)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表明什么?
    (2)我们青少年应如何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判断分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再说明理由。)(9分)
    29、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消除了富国与贫国的差距。
    五、分析说明题(共24分)
    30.根据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某校九年级(3)班探究性学习小组收集了我国“十一五”时期在环境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如下: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对我国的压力将长期存在;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许多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长期依赖进口;近年来油价持续攀升,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
    (1)严峻的国际形势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我们国家如何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
    (3)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青少年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实践探究题(共14分)
    31.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宣部、教育部决定从2004年开始,把每年9月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请回答:
    (1)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2)民族精神博大精深,“长征精神”“铁人精神”等都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请你再举两例。
    (3)某班决定在2007年9月开展一次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拟一份演讲提纲。(要求:不少于四点)
    (4)为了使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深入开展下去,请你再举一种切实可行的活动方式。
    九年级思想品德单元测试题
    (第三单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2分。)
    1、C 2、A 3、D 4、B 5、D 6、B 7、A 8、B 9、D 10、C 11、B 12、C 13、C 14、D 15、B 16、C 17、C 18、A 19、A 20、C 21、C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8分。)
    22、AD 23、BD 24、AC 25、AB 26、ABD 27、ABCD
    三.简答题 (6分)
    28、答:(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分)
    (2)我们青少年学生要关心世界的发展,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要具有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弘扬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等。(4分)
    四.判断分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再说明理由)(8分)
    29、答:(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1分)(2)因为:①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2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它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更为密切,有助于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的交往,有助于新的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应用,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2分)②然而,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矛盾和斗争,富国与贫国的差距正进一步扩大,他们之间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3分)
    五、分析说明题(共12分)
    30、答:(1)主要是因为我国在经济上、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我国自身的建设也存在不少困难、如资源、人口、环境等方面问题相当严峻。(4分)
    (2)重视机遇、抓住机遇,落实科学发展观,(2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2分)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2分)
    (3)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青少年必须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再创中华民族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4分)
    六、实践探究题(共14分)
    31、答:(1)爱国主义。(2分)
    (2)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2分)
    (3)示例:①演讲题目。②什么是民族精神。③民族精神的作用。④如何将民族精神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之中。(4分)(不少于四点)
    (4)如举行主题班会和英模报告会、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举办爱国歌曲演唱会等。(3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