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复习资料:注重改善民生 促进社会和谐阅读资料(2)
http://www.newdu.com 2025/11/07 09:11:40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5.“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表明( ) A.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的政治保证 B.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C.只要经济发展了,其他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 D.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现阶段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 阅读右图漫画《涨价》后,回答6~7题。 6.近年来,物价上涨成为广大百姓最为关心,也是议论最多的焦点话题。“肉涨了、面涨了、房子也涨了……”下列说法中对物价上涨现象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已全面达到小康水平 B.将给民生带来沉重压力,阻碍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C.反映了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等缺陷 D.表明我国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 7.物价问题牵动千家万户,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去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保障市场供应和低收入群众生活。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物价问题,是因为( )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③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工作宗旨和工作原则 ④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是因为( ) A.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目的 B.稳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C.稳定必须依赖于改革和发展 D.稳定是推进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二、非选择题 9.民生所指,民心所向,国运所系。近年来,我国正在建立以民生为导向的政策体系,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链接一:2003~2007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资金投入达15060亿元左右,农民朋友只要稍加留心,就能感受到身边的变化:种田免交税了,瞧病的钱可以报销了,特别困难的拿到低保了,土路变成沥青路了,政府的培训让家人带着手艺出门打工了…… 链接二:据初步统计,在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之外,公共财政每年至少还要安排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专项经费308亿元左右。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共财政安排助学经费数量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 链接三:民以食为天。这是中国家喻户晓的谚语,然而在中国市场上,人们对食品的安全信任度越来越低,2007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特别规定》,进一步明确生产经营者、监督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加强各监督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以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决定在全国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1)近年来,我国为什么要建立以民生为导向的政策体系,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不少于三个方面) (2)链接一、二、三是近年来我国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而采取的切实可行的举措,请你任选其中一例,谈谈这样做的重要意义。 10.材料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二:进入2008年,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职工带薪休假条例等一批重要法律法规开始实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400元、国家补贴农村家庭购买家电产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再度上调等政策开始执行,这在法律和政策上为新的一年民生改善提供了保证,也使2008年成为党和政府改善民生的一个新起点。 看了上面的两则材料后,某班同学就“注重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组织了一次专题研究活动。现请你一起参与研究,并发表意见。 (1)你的身边还存在着哪些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试列举2~3例,并选择其中一例,提出你的解决建议。 (2)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诸多民生问题集中体现了我国现阶段社会存在怎样的主要矛盾? (3)材料二中的系列措施为新的一年里民生改善提供了法律和政策上的保证。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是什么?为什么? (4)“民生关系你、我、他。”请你在此次专题研究活动结束后写出一句有关民生的感言。(要求体现主题,言简意赅。) 参考答案 1.B 2.C 3.A 4.D 5.B 6.A 7.C 8.D 9.(1)略,参考【教材知识连线2】。 (2)链接一: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城乡差距,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链接二:有利于保障我国公民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链接三:有利于依法规范经济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注:意义必须紧扣“链接”中对应的措施来谈。) 10.(1)①上学难(教育公平)问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房价高涨问题;就业难问题。②(上学难(教育公平)问题──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让人人享受到医保的便利;房价高涨问题──依法惩治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等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就业难问题──实施再就业工程,鼓励自主创业等。 (2)略,参考【教材知识连线1】。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4)如,“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等。 作者简介:孙全军,男,法学学士,江苏省昆山市鹿峰中学教科室主任,昆山市教坛新秀(破格)。自2003年8月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政治)课教学与研究工作,至今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学月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时事报告》《中学生时事政治报》《考试报》等各类报刊上发表各种文章300余篇,主编《常态下的教学──有效课堂(初中思想品德)》《志鸿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红烛讲解(思想品德)》《倍速经典题组训练(思想品德)》等教材及教辅用书十余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