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第三、四课基础测试题(2)


    8、2004年2月8日,新华社授权播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我国农民增加收入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专门下发一个中央文件,这表明党和政府_______ ①十分关心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②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③努力实践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把农民增收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2005年春节,执行台商春节包机任务的飞机顺利实现了共同参与、多点开放、直接对飞、双向载客。台湾国民党、亲民党领导人相继访问大陆。这些事例说明 A、两岸人民实现了直接“三通” B、解决台湾问题没有必要使用武力 C、一国两制的方针已经在两岸得到贯彻落实 D、两岸人民正在积极加强交流,促进祖国早日实现完全统一 10、下列属于我国的基本国策的是 ①对外开放 ②计划生育 ③初级阶段 ④保护环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从下列表格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 2005年 1月6日人口总数 11.3亿 12.6亿 13亿每10万人具有大专文化程度 1422人 3611人平均每年新增人口 1200万
    A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偏少,人口素质较高 B、人口密度大,老龄人口多,性别失衡 C、农村人口多,人口迁徙快,城市人口增加迅速 D、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12、美国:学生课本重复利用,一本教科书平均寿命5年。韩国:一次性台布、洗刷用品早已没了踪影。日本:发明了一次性筷子,但严禁砍伐本国树木做筷子。以上这些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B、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C、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 D、坚持科教兴国 13、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 : A、人口素质 B、教育创新能力 C、教育经费 D、民族道德意识 14、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 A、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B、资源和能源的竞争 C、创新和人才的竞争 D、军事和综合国力的竞争 15、下列提法和做法有助于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是 ①但留方寸地,留与子孙耕②变湖泊为粮仓 ③反对使用一次性筷子 ④垃圾分类处理 ⑤禁止开发不可再生资源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经历近30年的努力,我国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使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4年。这说明 ①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②人口众多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③我国人口压力并并未到根本缓解,人口基数大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 ④我国已经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计划生育的国策已经过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这副对联形象反映了人口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是 A、经济发展了,人口就能降下来 B、要发展经济,首先就要减少人口 C、经济发展要和人口的发展相协调,以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人口越少,对经济的发展越有利,因此要千方百计地减少人口 18、我国13 亿人口,8507万文盲,这两个数字沉甸甸地负载在中华民族腾飞的翅膀上,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速度。针对这两个数字,我国对现代化建设应当继续 ①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③ 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④ 实行对外开放 ⑤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①②③ B、①③ C、④⑤⑥ D、③⑤⑥ 19、墨西哥《标志》周刊发表题为《中国发展的另一面》的文章,认为森林被毁、沙漠化、酸雨、河流污染、过度开发以及20%的物种面临灭绝威胁,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苦涩的一面。针对这一说法。我们要:①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②保护环境③加强资源开发管理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20、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5年中国是一个深化改革之年。下列体现武汉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选项是:①将武汉周边8个城市纳入统一规划,构建“1+8”城市圈 ②世界企业500强中有50家登陆武汉 ③削弱农业,振兴工业 ④定期举办国际杂技节、赛马节、旅游节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1、我国政府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建设,利用太阳能,开发核能、海洋能等。这表明了我国: A、 资源分布不合理 B、重视开发新能源 C、资源浪费很严重 D、资源开发难度大 22、下列选项中准确表述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的是: A、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 B、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超过了小康水平 C、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二、材料分析题 23、时政论坛——祖国统一大家谈材料一、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邓小平同志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这一构想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普遍赞誉,称他是“天才的创造,令人神往的构想”。材料二:2005年4月底至5月初,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率团访问大陆。连、宋大陆之行被称为“破冰之旅”“搭桥之旅”“和平之旅”。连、宋访问大陆受到两岸人民的广泛欢迎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连、宋先后访问大陆,激发了同学们对祖国统一方式的大讨论。你赞同以下哪种观点?理由是什么?(3分)观点一:使用武力,迅速解决观点二:听之任之,慢慢来观点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最佳方式。我赞同的观点是:理由是:(2)讨论:连、宋大陆之行为什么受到两岸人民的广泛欢迎?(4分)(3)指点迷津:青少年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肩负重任,我们应该怎样做?(5分) 24、2006年6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这部法律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现行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颁布以来的一次重大修改和完善,将令近1.8亿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受益。新义务教育法可以用“加减乘除法”来解读:加——增加教育投入;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乘——加倍重视教师工作;除——剔除择校之风;法——依法严格禁止乱收费。(1) 新义务教育法的通过和施行有何重大意义?(6分)(2) 作为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你应该怎么做?(4分) 2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基于我国国情作出的全局性、战略性重大决策。(1) 结合下图内容,谈一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大意义。(4分) 节约0.4千克煤+4升水 减少0.27千克碳粉尘排污量每节约一度电 减少1千克CO2排污量减少0.03千克SO2排污量减少0.02千克氮氧化物排污量 建设节约型社会,始终是温家宝总理十分关注的问题,他不仅从战略的高度多次阐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还具体提出“上三层楼不乘电梯,办公室空调温度不低于26℃”的细致要求。(2) 总理的细致要求对你有何启示?(4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如果我们心里没有一颗绿色种子,不可能有一个绿色未来。为此某学校准备开展一次以“绿色行动”为主题的资源节约系列活 动。(3)如果你是该校学生,你认为可以开展哪些有意义的活动?(4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