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考政治复习资料:备战之道德教育复习提纲(2)
http://www.newdu.com 2025/11/07 09:11:42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9.了解自立的含义和表现。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如,我们从学会走路,就有了身体的自立;当我们能够自己吃饭、穿衣时,就有了自立生活的体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自己养活自己了,我们就获得了基本自立的人生。自立,表现在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10.认识自立的意义。 自立能力的培养过程,就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心理和道德品质的锻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会自尊,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逐步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和谐相处;积极地融人社会,关爱社会,奉献社会,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 11.知道培养自立品质的方法,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 (1)克服依赖心理,走向自立人生。 (2)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我们要学会独立地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3)自己解决自己在当前的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 (4)大胆投身社会实践,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12.了解自强的含义和表现及其重要性。 (1)一个自尊、自信、自立的人,必定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这是自强。 (2)自强精神的表现: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 (3)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它是我们通向成功的阶梯,对我们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掌握锻炼自强能力的方法,在生活中做一个自强的人: (1)要自强,首先要树立坚定的理想,并且为实现人生的这一理想而执著追求。 (2)学会战胜自己。人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敢于战胜自身弱点的人,才会成为自强的人。 (3)善于扬长避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有自己的缺点和短处,要想自强和成功,就要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克服自己的缺点和短处。 (4)积极参加社会事务,在社会生活中不断磨砺自己,使自己成为生活的强者。 14.能够分辨是非,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社会是复杂的,要求学生能够相对全面地理解是非善恶的标准,做出正确的选择,不跟随作恶。即使跟随别人做了错事,自己也要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同时,在同伴做错事的情况下要敢于提出反对的意见,即使会被同伴指责为不合群,也不跟随作恶。 考点2 承担社会责任 【课程目标】 正确认识公平,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崇尚公平,树立公平合作意识;正确认识正义,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维护正义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做一个自觉承担责任的公民。 2.1 正确理解社会公平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公平意识是社会道德的主要内容;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2.2对公平与不公平现象有独立判断能力,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培养公平互惠的社会合作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2.3知道正义和非正义的含义;了解正义与公平、正义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就是维护正义。 2.4 培养学生分辨正义与非正义的认知能力、自觉维护正义的实践能力、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的能力、见义勇为精神的践行能力,做具有正义感的人。 2.5让学生认识不同的角色,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 2.6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在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中成长。 【核心知识】 1.正确认识公平 (1)公平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公平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2)公平体现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利的尊重、对自身力量的肯定。 (3)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公平就是得到自己该得的,分担自己该做的。 2.知道公平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系 (1)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不公平对社会产生危害)。 (2)公平有利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公平既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也通过社会影响个体发展的权利和机会。 3.理智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 在现实社会中不存在绝对的公平,我们要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而努力。遇到不公平,我们要善于用合法的手段去解决。对于某些不公平现象,则要理性反思,善于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保持平和的心态。 4.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1)社会需要合作,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才能推动社会的和谐运转。 (2)为了更好地互惠公平地合作,需要我们自觉承担责任、履行职责,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合作既带来利益,也产生负担,没有人只 [1][2]下一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