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第五课基础测试题(2)


    12、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古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和保护这些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应该包括 ( )
    ①中国古代科技方面的文化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③中国古代的优秀思想文化 ④长城、故宫等世界著名建筑艺术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3、“树无根不活,人无根不立。”只有把民族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我们才有奋斗的激情和动力,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下列选项中,能体现我国民族精神的句子有 ( )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⑤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4、2005年1月18日,中国南极冰盖考察队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到达了南极冰盖的最高点。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冰盖的最高点。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这是人类艰苦创业精神的又一次体现 ②这体现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③中国只有抢占南极,才能独享南极资源 ④这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伟大民族精神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5、中国文化总的特点是 ( )
    A地大物博 B人口众多 C博大精深 D博大不深
    16、民族文化的精髓是 ( )
    A文化典籍 B道德思想 C科学技术 D民族精神
    二、 非选择题
    17、中宣部、教育部在2004年8月发出通知,将每年的九月确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2005年5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作出安排部署;通知强调,纪念活动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问: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18、时事杂志1~6期共向我们介绍了十几位时代先锋。其中有: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许振超;公平正义的守护神——宋鱼水;人民的好卫士——任长霞;飞翔在世界田径巅峰的运动员——刘翔;人民的好干部——牛玉儒;“雪域神医”——李素芝;爱心铺就助学路的离休干部——江诗信;等等。
    他们身上体现了哪些民族精神,请简要评述。
    19、材料一: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全国各地中小学注重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开设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站等;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如举办专题演讲会、诗歌朗诵会、科技和时事报告会、革命传统教育会等,积极进行文化建设。
    材料二: 2004年9月中宣部、教育部将每年9月份定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以促进全国中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 谈谈你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先进文化建设关系的认识。
    (2)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 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 结合你所在学校提建议:学校应采取哪些措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5) 请你为今年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设计两条宣传语。
    答案:DDDAD BADAC DBBBC D
    17、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民族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而前退缩过、沉沦过,就是因为伟人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敌人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坚持和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大力发扬创新精神,从而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18.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努力学习,立志成才。
    19.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先进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应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发展先进文化,积极进行文化创新,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见课本P68~71
    (3)见课本P71
    (4)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
    (5)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