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复习资料: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学法指导及测试复习提纲(2)
http://www.newdu.com 2025/11/07 06:11:58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精题解读: 1、材料一:由于长期沿用以追求增长速度、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由贫穷落后逐渐走向繁荣富强的同时,我国自然资源的消耗也在大幅度上升,致使非再生资源呈绝对减少趋势,可再生资源也呈现明显的衰弱态势。 材料二:首部中国环境绿皮书──《2005:中国环境危局与突围》指出,目前,我国1/3国土已被酸雨污染,主要水系30%成为劣五类水,60%的城市空气质量为三级或劣三级,市民呼吸不到清洁的空气。 材料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你认为怎样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活动中,我们青少年可以做些什么? 问题解析: 本题第一问由“是什么”提出当前我国的资源问题,“为什么”指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二问与第三问提出解决问题,到“怎么做”,从第二问从大的方面,国家角度来问如何做,这问回答时要求全面系统,不可只答一到二点,第三问从小的方面,个人角度如何做。做这样的题目,有一点难度,只要掌握基础知识,不难做出。但要注意一点,就是学生在回答“怎么做”时,要求尽量谈具体,不可泛泛而谈,把自己如何做,答到国家的角度上去,这点学生会常犯这样的错误。 参考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随着经济发展,我国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原因是多年来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造成资源的巨大损失和浪费。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或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原因:来自人口的压力,构成了对我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威胁;长期以来,人们只注重经济而忽视生态,甚至以损害环境这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2)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加强资源和环境法规、资源和环境知识的教育,提高公民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其他言之有理即可) (3)如:自觉遵纪守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为创造美好生活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守护好我们共有的家园,等等。 精题解读: 2、材料一: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率为39%。而世界各国科技贡献率平均为45%左右,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标志是科技贡献率70%以上。 材料二:我国单位GDP能耗为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6倍。 材料三:欧美媒体惊呼:20年来,中国经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增长,取得了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不曾有过的最高持续增长水平,中国正向着经济强国迈进。 (1)材料一、二说明我国在发展中还面临着哪些问题? (2)面对材料三中欧美媒体的评价,我们应该要有怎样的正确认识? (3)结合你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说说我国发展中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问题解析: 这个题目把课文中的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几大考点融合为一题,解这样的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综合运用知识点的能力,把课文知识点与材料结合起来。第一问从关键词“贡献力”的多少不难联系我国科技水平还不高,从“能耗”的倍数不难得出我国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特点;第二问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当今状况的正确认识;第三问就是要求学生针对三则材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题中第三问,学生回答时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能面面俱到,要有针对性,针对材料进行,否则就会是答非所问,而不能得分。 参考答案: (1)材料一说明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创新型国家的标准,说明我国科技水平还不高,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材料二说明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不高,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资源和能源的高消耗为代价的,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经济确实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增长。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高,资源环境问题还比较突出。 (3)①我们要认清基本国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成为经济强国。②我国科技水平还不高,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坚持科教兴国战略③坚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