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复习资料: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同步练习题(2)
http://www.newdu.com 2025/11/07 09:11:39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三、辨析题(本题7分只判断不分析不得分) 对于西部来说,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至于环境被破坏,那不怕,等到有钱之后再治理也不迟。 四、探索与思考(本题满分10分) 18、最近,看了一篇《美军为何攻不下上甘岭》的文章,感受极深,文中有一组敌我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 整个上甘岭战役中,我志愿军没有动用过一架飞机,也没有动用过一辆坦克,大炮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是敌方的1/4 ;美军总共发射了180多万发炮弹,5000多枚航弹,我志愿军只有40多万发炮弹,而且几乎全是后期才用上的。面积仅3.8平方千米狭小的上甘岭,一日便要落下30余万发敌军炮弹;1万余人的志愿军,要对抗7万多人的敌军。前沿阵地上,我志愿军一两个残破连常常要对抗一两个装满员的敌军团,而且几乎没有炮火支援,弹药也常常补充不上,一捅水、一箱弹药、一个苹果常常是牺牲好几条性命都不一定能送得上去…… 然而,占绝对优势的敌牢,却最终没有攻下上甘岭。 美国人至今也想不通,上甘岭为什么打不下来?全机械化装备为何打不过中国军队一个师?他们认为,上甘岭失败,不是输给了中国军队,而是人力不可能做得到的。 美军在上甘岭的失败,“不是输给了中国军队”,那么它到底输给了什么呢?我想,它正是输给了一种精神,一种比钢铁还硬的精神,从下面一段描述我志愿军的文字中便可得到见证:他们甚至可以在长津湖-20℃的气温里整夜潜伏,身上仅仅只有单衣;他们可以在烈火中一动不动,他们中的每个人都随时准备着拎起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 为了维护民族的尊严和气节,有一种精神比钢铁还硬,这便是此文所要给出的全部答案。 此文给了你什么启示?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半期考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共有4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1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入答题表内,每小题2分,共12小题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A D D C C B B A A C D 二、简答题(本题满分19分,共4小题。其中13小题4分,其余每小题5分) 13、学生乙的观点属于积极进取的观点。谈认识主要围绕“(1)学生的主要任务即责任是什么(2)学生要主动承担学习的责任”这两方面来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满分。 14、消除乡愁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消除乡愁的关键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3分) 15、这一事例说明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它警示我们,一个没有自己的核心知识产权,没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工厂,是没有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同样道理,一个单位、一个国家,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就要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因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16、革命战争时期: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大庆精神、奥运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列举1条给1分) 三、辨析题(本题7分只判断不分析不得分) 17、答题参考: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如果只讲发展经济,不顾环境承受能力,必然造成环境污染。而日益恶化的环境将使我们在其他领域中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黯然失色。 对于我国的西部来说,我们既要大力发展经济,同时又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我们应该认识到: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所以,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国西部也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要学生的分析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四、探索与思考(本题满分10分) 18、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精神,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上甘岭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强大美军,从来没有动摇战胜困难的意志和信心。志愿军战士从来没有在艰难困苦面前退缩过、屈服过、沉沦过,而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并最终在挫折中奋起。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胜利。因为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申明:本人保证以上资料属于本人原创,任何版权纠纷由本人负责,未经本人或莲山课件授权,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