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政治 > 综合辅导 >

中考政治复习资料:《知识让人更生亮丽》——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一 课题:第四课第一框课第二目——“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课型:新授课 年级:初一年级 课时:2 时间:12月6日 主备人:张宁
    二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在受教育问题上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自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提高依法维护自己受教育权的能力。
    3、知识目标:理解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如何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三 教学重点:
    如何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教学难点: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四 学习过程:
    (一)课初定向:
    1课前检测
    简答:(1)学习的作用?
    (2)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怎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2情景预设
    (1)导入:
    活动一:(学生阅读教材P41页材料,思考讨论问题)
    思考讨论:
    结合陈章良的事例,谈谈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对个人的发展的重要性。
    (陈章良之所以能够为国家做出如此重大的贡献,就在于陈章良的受教育权利得到了实现这个前提;假如陈章良的 受教育权利无法实现,他也就无法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他就是有心想为国家做出较大贡献,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可见受教育权利对个人的发展有着致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正因为教育对国家、民族,对个人的发展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国家非常重视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
    3揭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上述 二 目标
    板书: 二、受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
    (二)讲授新课
    1、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师讲述:
    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受教育既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同时有时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相关链接:(见教材P42页:学生阅读链接的材料)
    怎样理解“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呢?
    (1)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学生阅读教材P55页内容,思考回答问题)
    思考讨论:
    ①我国宪法四十六条的规定首先说明了什么?
    (说明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赋予公民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②那么,什么是受教育的权利?
    (自学: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受教育权包括两个基本 要素:一是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的机会和物质条件。)
    ③我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哪些权利?(见教材P54页相关链接部分)
    ④我国采取哪些措施保证这一权利的实现?
    (自学:为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国家采取了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一系列措施,特别是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法律保障、物质保障和师资保障。法律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可靠保障;物质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物质基础;师资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重要条件。)
    ⑤为什么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看书:教材P54页正文)
    (教育能为人一生的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础。……受教育能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命运,是每个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因此,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2)受教育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讨论:①为什么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指导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教师讲述:
    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科技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教育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而且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因此,从国家发展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又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议一议:②如果公民不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对国家和个人会产生什么影响?
    2、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刚才的讨论,我们解决了观念问题——知道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接下来,我们就要解决行为问题。教育,无论作为我们的一项权利还是一项义务,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都应该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那么,怎样将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化为现实的行动呢?
    活动二:(学生阅读教材P55页材料,思考讨论问题)
    教材讲述的是西部失学少年马燕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执著追求受教育的权利,以致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最终得以重返校园的真实事件。
    想一想:
    ①马燕是怎样珍惜和维护自己受教育权利的?(当马燕的受教育权利难以实现时,她积极争取,决不放弃;当马燕的受教育权利得到实现时,她下定决心,努力学习。)
    教师讲述:
    马燕的行为就是在以实际行动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她用自己艰苦的努力实现了使自己受到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的权利。她的行动既实现了自己受教育的权利,又履行了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1)坚持使自己受到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
    ②什么是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
    自学 :相关链接:什么是“义务教育”?(见教材P56页)
    (我国的义务教育包括初等小学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共九年,所以又称九年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依据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教育。
    活动三:搜集与交流(指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最后总结。)
    教师总结:
    目前,不能完成法律规定年限的教育有两种情况:一是青少年受教育权被侵犯,难以继续学业,如:父母不履行供子女上学受教育的责任、学校随意开除学生、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等;二是青少年不愿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厌学、逃学、中途辍学等。
    ③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④我们自己应该怎样做呢?
    (遵守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2)努力学习,全面发展自己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问题。)
    ①我们应怎样做全面发展的中学生呢?(见教材P57页)
    活动四:读一读:全面发展的好榜样“文斌”的记述。
    填写横线表格:你打算怎样争做全面发展的中学生的(见教材P57页)
    (3)争取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积极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学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