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学知识点解析:质量(m)和密度(ρ)(2)
http://www.newdu.com 2025/09/20 07:09:04 新东方 佚名 参加讨论
2、密度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相等,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等,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ρ),密度的概念据说最早是由古希腊的学者阿基米德提出的。根据密度的定义,可得 ![]() ![]() 密度在生产技术上的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反映出来: (1)可鉴别组成物体的材料。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其办法是是测定待测物质的密度,把测得的密度和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以鉴别物体是什么物质做成的。 (2)可计算某些很难称量的物体的质量或形状比较复杂的物体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ρV或 ![]() (3)可判定物体是实心还是空心。判定物体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根据公式,求出物体的密度ρ物,再与该物质密度ρ0比较,若ρ0> ρ物,则为空心,若ρ0=ρ物,则为实心; ②测出质量m0,由公式 ![]() ③把物体当作实心物体对待,由公式m=ρV,求出体积为V0的实心物体的质量m物,然后将m物与物体实际质量m0比较,若m物> m0时,则为空心,若m物= m0,则体为实心。 (4)可计算液体内部压强以及浮力等(详见后)。 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加入这里 ![]()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2014中考物理知识点:凝华现象
- 下一篇: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能源与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