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物理 > 综合辅导 >

2015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物质的属性

1.物体的质量
    A.质量的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表示。
    单位:千克(kg),克(g),毫克(mg),吨(t)
    单位换算:1t=1.0×103kg=1.0×106g=1.0×109mg
    B.质量的测量工具
    常用的工具有:杆秤,磅秤,电子秤,天平等,实验室用托盘天平来称量物体的质量。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放”,把天平防在水平的工作台上。
    (2)“调”,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让天平的指针指在刻度盘的中央。
    (3)“称”,把待测量的物体放在天平的左侧,用镊子夹取砝码放在天平的右侧,在标尺的上移动游码,让天平再次平衡。此时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之和。
    (如果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左盘,则物体的质量=砝码的总质量-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
    注意事项:
    (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值,向盘里加减砝码时要轻取轻放。
    (2)天平与砝码要保持干燥,清洁,不要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也不要直接用手取砝码。
    C.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2.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先要观察天平的量程和分度值。
    A.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直接测量)
    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先把天平调平衡,然后按照“左物右砝”的原则称量物体的质量。
    注意:不要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盘里,在测量这些物体时,可以在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等的白纸,再把物体放在白纸上进行测量。
    B.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间接测量)
    把液体放在容器中,通过分别测量出容器的质量m1和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m2,则液体的质量为:m2-m1。
    B.特殊的测量方法
    “测多求少“,来测量微小物体的质量。
    “测少求多”,来测量大于天平最大称量值的物体质量。3.物质的密度A.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用p表示。
    质量的单位:kg,体积的单位:m3
    理解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密度的单位: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g/cm3(克每立方厘米)
    换算关系:1000kg/m3=1g/cm31kg/m3=1.0×10-3g/cm3
    如: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为: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kg。
    B.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用之前要观察量筒或量杯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要水平对准液体的凹液面底部相平。
    C.关于密度公式的讨论(p=m/V)
    (1)对于同种物质来说,质量越大,体积也越大;质量越小,体积越小。
    (2)对于不同物质来说:(p1≠p2)
    a.当物质的体积相等时,即m1/p1=m2/p2
    质量大的,密度大;质量小的物质,密度小。
    b.当物质的质量相等时,即p1×V1=p2×V2
    密度大的,体积小;密度小的物质,体积的大
    D.密度的测量原理:p=m/V
    方法:分别测量出待测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用公式计算。(天平量筒法)
    E.密度的应用
    (1)鉴别物质
    (2)测量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质量
    (3)测量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体积
    4.物质的比热容
    A.课堂上采用的实验方案(水与沙子的初温相同)
    (1)取相等质量的水与沙子,采用相同的加热方式来加热沙子与水(即让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观察水和沙子的温度变化(升高)情况。
    (2)取相等质量的水与沙子,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温度变化相同),观察水和沙子所需要的时间是否相同。
    通过方案(1),我们得出:相同质量与初温的沙子温度升高比水的温度要快。在方案二中,结论:等质量的水与沙子在升高想同的温度后,水加热时间长,即水吸收的热量多。为了反映物质吸热能力,我们引入比热容,它是物质的物理属性,是反映物质吸热本领的物理量,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本领强,反之。
    B.比热容的定义:质量为1kg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比热容。用C表示。热量用符号Q表示,它的单位是:焦耳(J)
    比热容的单位是:J/(kg*℃)
    如: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质量为1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103焦耳。
    C.比热容可以用来鉴别物质。
    D.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
    水的比热容较大,与其他质量相等的物质相比,在吸热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升高较小;在相同的放热条件下,水的降温也少。
    (1)例如三峡的大坝建成后,三峡库区的水面积较大,夏天温度比原来降低2℃,冬天比原来升高2℃。
    (2)用水做取暖剂。如冬天用的热水袋。
    (3)用水做冷却剂。热机的冷却剂都是用水。
    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解释的物理现象:
    (1)海陆风的形成。
    (2)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内陆地区温差大。
    (3)城市的“热岛效应”。
    E.在回答有关比热容的简答题时:1)分析谁的比热容大,水的小
    2)在相同的条件下(体现控制变量法)3)比热容大的物质温度升高(降低)的快
    4)所以………
    5物质的物理属性
    包括:密度,比热容,硬度,导电性,导热性,透明性,磁性,弹性,范性,状态,颜色等。
    比较物体的硬度方法:
    物体的分类:(按照物质的物理属性来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