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语文 > 中考作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作文应考复习支招:确立主旨(二)


    【美文示例】 从三顾茅庐说起
    李昭
    《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成为千古美谈。出山后的诸葛亮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是,中国历史上便多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赞赏刘备求贤若渴、爱惜人才的同时,我却对人们肃然起敬的诸葛亮有点不恭了。
    诚然,诸葛孔明者,卧龙也。诸葛亮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可他却只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明知天下烽烟四起、生灵涂炭、不思报效国家,不想拯救 苍生,只是隐居隆中,躬耕南阳,高歌《梁父》,志向可谓小矣!刘备等人一顾而不遇,二顾而不得,三顾时,刘、关、张三人在室外等候半天,这卧龙才从酣 睡中醒来,架子可谓大矣!这位诸葛孔明比起自荐于平原君的毛遂,不是相差太远吗?
    试想,若非刘备三顾茅庐的精诚所至,诸葛先生恐怕只能永远卧于隆中,虚度一生了。这不由得使我联想到了我们的改革大业,若诸葛们都要靠刘备一而请,再而 催,那我们要痛失多少的良机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愿当今的卧龙以天下为已任,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大任,投身于改革的滚滚洪流。
    [评点] 这是一篇根据三顾茅庐的材料引发出来的议论文。全文在立意上的特点主要从下面几点上体现出来:①注意了立意的角度。一般同学都是在刘备的身上寻找角度,肯定刘备求贤若渴、知人善任,而本文却从诸葛亮身上寻找切入点。②注意了立意的新度。《三国演义》塑造的诸葛亮是一代贤相,人们写他多为溢美之词,大都赞不绝口,可
    本文却对诸葛亮产生了非议,这种逆向立意颇为大胆,也颇为新颖。③注意了立意的力度。全文虽只600 来字,但分析切中肯綮,且能紧密联系实际。语言或引述,或铺陈,或联想,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立意鲜明而有张力。
    【新题导练】
    文题一:梦圆此时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梦。某一日,当梦终于圆了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精彩的故事。请用上面的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点拨] 从这篇文章的立意看,可以选择大、中、小三个方面来确立文章的主旨。
    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是国家和民族之梦:如申办奥运成功,香港、澳门回归,加入WTO等等,文中传递出的将是浓浓的爱国激情。
    从中的方面来说,可以是班级或家庭之梦:如班集体获得了某一项桂冠,家庭中办成某一件渴望已久的事情等等,中文表达的将是对集体荣誉的珍视或家庭思想实现后的欣喜。
    从小的方面来说,可以是个人之梦:如苦苦奋斗的成绩,努力追索的目标等等,文中展示的将是一个有志气的中学生不懈追求的青春朝气。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