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语文 > 中考作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作文应考复习支招:确立主旨(一)(2)


    2.立意新颖,莫忘了求异。求异思维无疑是一种可贵的思维品质,它常常开出特别艳丽的花朵。比如:根据知足者常乐翻出不知足者常乐,根据不必班门弄斧翻出弄斧需到班门,还有根据近墨者墨翻出近墨者未必墨等等,都有求异思维的奇葩。
    3.立意新颖,莫忘了变角。变角就是变换一种切入角度,角度一新,立意也会为之一新。比如一学生写家乡变化,它以稻草家族上法庭的形式,控诉了先是蜂窝煤、后是液化气挤占原本属于稻草家族在家村市场的罪恶,文中夹杂着蜂窝煤与液化气的自我辩护。全文从稻草的遭遇中透视了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革,其立意角度让人拍案叫绝。
    三、立意要深刻
    所谓深刻,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出文中深广的意蕴,以增加文章的穿透力和厚重感。
    1.立意深刻,要学会点化。这种点化常用于文末以卒章显志,从而将文章的立意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的结尾把对母亲的爱推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情感顿然升华;学生佳作《鲇鱼跑了》前文写鲇鱼如何蹦出木桶,钻入下水道逃
    逸,并无特色,可作者在结尾补上了一句:拼搏中的生命有不可遏止的力量,主旨猛然生辉。
    2.立意深刻,要学会暗示。暗示就是言于此而兴于彼,作者往往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那些以物喻人、托物寓意的文章多用此法。有个学生写《心中的小船》,明写的是家中的渔船,暗示的却是可敬的父亲,父亲就是那条船,承载着生活的艰辛,承载着一家人的理想。由此可见,成功地运用暗示,往往能使文章一石双鸟,拓宽或加深文章的意蕴。
    3.立意深刻,要学会整合。整合就是将诸多零散的、平面化的内容进行巧妙地组接和拼装,或在点上加深,或在面上加宽,使文章在厚重的容量中显示出深广的内涵。下面三个同学写《故乡的元宵节》的例子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生甲:写的是元宵节热闹非凡:狮子、龙灯、叫人目不暇接。生乙:写元宵节与众不同,有一种风俗叫赶毛狗。就是用柞树或杉树枝堆放在每间房中,点火烧得噼噼啪啪响。然后全家老少高喊susu,说是把毛狗赶走。
    生丙:写元宵的别具一格,那古老的风俗,就是赶毛狗。爷爷奶奶最虔诚,爸妈只是走过场,而小孩则是看稀奇。突然,狮子龙灯过来了,小孩先跑了。而后,电灯亮起来,电视里的元宵晚会开始了,爸妈偷偷溜走。最后只有爷爷奶奶有气无力的声音在锣鼓声、鞭炮声、歌声中时断时续
    生甲赞颂元宵节的热闹,立意当然正确,但非常平面化;生乙写了一种民俗,似乎也不精彩;生丙将甲、乙的内容进行整合,文章的立意一下深刻了许多:现代文明正无情地冲击着古老习俗的防线,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