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语文 > 中考作文 > 作文指导 >

教师指导:2009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及复习方向(4)


    2、重新联系,纠正偏差。当文章写完后才发现偏题,重起炉灶已来不及了,怎么办?这时寻找结构和事物间内在联系不失为应急良策。如《我尝到了劳动的甜头》一文,写在自家种葡萄劳动后望着葡萄苗联想三年后葡萄结果的甘甜,由此尝到了劳动的甜头。此文失误在于把题中表达已完成的“尝到”误解为幻觉中的行为,思维产生偏差。这该如何补救呢?可以快速思考,重新寻找“今日劳动—幻觉情景—体悟意义”间的因果联系,在结尾处增加“一天的劳碌营造一方优美的环境,为人们带来和谐和欢乐”之类语句,对一天辛苦劳动的意义作简要点化,把“未来的尝到”变为“今日的尝到”,虽显生硬,但毕竟硬伤已治,走出“病区”了。
    四、作文复习最后阶段的安排
    有的老师喜欢在冲刺阶段安排整块的时间专门训练作文,希望通过突击训练取得成效;也有的老师认为最后阶段学生作文已定型,难有提高,就把主要精力放在语文的其它方面,或者只安排学生背记一些范文以便考时临摹仿写。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太好。我认为越是最后阶段,教师对语文四大板块的复习越要注重方法和措施,当然这里有个统筹安排的问题,具体到作文复习,既不能放手不管,也确实不需要过多关注而忽视了其它。
    作文复习由于实战性强,在复习安排时既要考虑到中考作文的类型,中考作文关注的话题,又要注重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的指导。我比较欣赏写作文是让学生“戴着镣铐跳舞”这句话。这里的“镣铐”指的是适于学生自身的某种写作文体和某种固定格式,如书信体,题记式,小标题式,童话剧本式等,教师可以在课内外训练学生作文时,有意识地要求学生按照某种格式作文,在某种形式下自由发挥。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一条作文的成功之路。
    我的做法是:每周安排二节连堂作文课,周末再布置一次课外写作;每周的写作围绕某一作文类型,某一方面话题,集中训练某一固定形式。具体是这样安排的:周四布置学生选择某一类型某种话题的佳作范文细加品味,仔细揣摩,写出心得体会和点评作为当天作业。周五的两节连堂作文课,第一节以评讲指导为主,先评点上次作文的得与失,归纳上次那种类型、那样话题的作文写作技巧;再提出今天要学习和训练的作文类型和某方面话题,学生根据昨天作业谈心得体会,分析此类作文写作方法和技巧,教师随机指导一定的写作技巧和写作此类作文的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自己写作此类作文会选用的文体和适用的格式;接着趁热打铁,亮出作文题目,要求学生在大作文本上写清采用的文体,选用的格式后按自己确定的形式“戴着镣铐”自由“跳舞”,当然规定学生必须在第二节下课前完成本次写作训练。作文收上来后,迅速在当天简批,只针对问题提建议,但一定按中考评分要求判分。周末再布置同类型作文要求用适于自己的格式写一篇课外作文。下次评讲时,学生就清楚掌握了这种类型。当然,以上几个方面只是个人片面之谈,贻笑大方之家。总之,希望大家能根据自身情况,把中考作文与本班学生实际结合起来考虑,找到一条更适合自己的中考作文复习之路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