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网-中考真题答案下载-中考试题库-中考成绩查询-知识点学习方法与技巧补课解题技巧学习计划表总结-中考查分网-中考网-中考资源网-中学学科网

首页 > 中考语文 > 中考作文 > 作文指导 >

2010中考语文热点主题阅读与写作方案--读书实践(2)


    美文赏读二 开卷有益 郑振铎
    死读书便会成了书呆子,成为教条主义者,也可能会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废物。所以善读书者,必须深入社会生活里,深入斗争生活里,取得活的知识,使自己成为博古通今的有用、有益的人。但单凭经验办事,也有危险之处,容易流于故步自封,容易陷于主观主义。
    有了丰富的斗争经验的人,再加上有理论的修养,并博览群书,吸取古今人的更广泛、更复杂的知识,那么,对于繁赜的事务便可应付裕如了。 多读书,常读书,总有好处。不必“手不释卷”,但不可“目不窥书”。古语云:“开卷有益”。这是的的确确的话。
    常是绝早地起来,曙光刚红,晨露未稀,院子里的空气,清鲜极了,在书房里翻开一两本书看看,就会有些道理或获得些不易得到的知识。譬如,有一天清早,偶然翻翻《格致丛书》本的汉应劭著的《风俗通义》(卷六),看到“批把”二字。应劭说道:“谨按此近世乐家所作,不知谁也。以手批把,因以为名。长三尺五寸,法天地人五行。四弦,象四时。”这明明说的是今日的琵琶。我们总以为琵琶是外来的乐器之一,而且似乎到了唐朝才有。想不到在东汉的时候已经有了,而且字作“批把”。
    虽然这一则话,在类书里,像《图书集成》,也引用过,但似乎总没在应劭原书里读到的那么感到亲切有味。又像,少时读到苏曼殊诗,有“春雨楼头尺八箫”句,总以为“尺八”乃是日本的箫名。的确,日本人到今天还爱吹“尺八”。后读明杨升庵(慎)的考证,才知道“尺八”乃是中国的古代管乐之一,不过到了后代失传了而已。我们“礼失而求诸野”的东西不知道有多少。
    一面在书本里好好寻找,好好研讨,一面还可在友好的邻邦里,得到不少活的材料。在今天研究学问,确是有“得天独厚”之感。只怕你不用功;但要用功便没有不可成功的学问。 阅读感悟 大凡讲读书有益的文章,总是把读书的好处说了一大堆,然后再劝君多读书读好书云云,本文就不一样。
    作者先从如何做一个“善读书者”说起,自然引出“开卷有益”的话题,接着举出自己“开卷”有所收益的两件事,现身说法,拉近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自己的劝导。
    拓展训练 1.文章标题“开卷有益”有什么含义?请你引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2.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善读书者”? 3.作者列举自己偶然翻看《风俗通义》和少时读苏曼殊诗的事例,要证明什么道理? 美文赏读三 阅读需要一种激情 余秋雨 阅读,需要一种激情。无论阅读何种书刊,只要我们觉得有必要或有兴趣,那么,只要翻开书,我们就应该用饱满的激情去投入。否则,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用心、用情去了解它、品味它,也就不会获得对它的深入及由此而展开的生命内在的秉承与领悟。
    一本书,只要对我们的成长有助益,那么我们就要学会在阅读中与它融合、与它交流。并且这种融合与交流不应该是肤浅的与空泛的,而应该是深刻的和充满激情的。 用激情去阅读,可以使我们与书本之间的关系由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升到一种共有、互动、沟通的关系及境界中。这时,书中人物和事件,书中的理念与智慧就会与我们的经历及体会,与我们的思想及情感达成心与心的共鸣。日子久了,这种心灵上的共鸣就必然引发自我内在品格与素质的提高与升华,使我们获得成长。
    因此,用激情去阅读,是一个很优秀的阅读理念。没有激情,就不会运作人与书之间的深入和细致的沟通与交流。而拥有激情,无论是阅读,亦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会使我们获得对生命和对生活的最深刻的认知与感悟。 用激情去阅读,用激情去领悟这个世界,我们会从一本看似简单的书中挖掘到深沉的哲理,我们会从看似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把握到清晰的线索。那么,无论书内书外,无论肤浅还是深刻,对于我们来讲都将是我们认知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与桥梁。
    请用激情去阅读吧!激情将引领生命走向辉煌。 阅读感悟 文章开篇亮明观点:“阅读,需要一种激情。”接着指出,“无论阅读何种书刊,只要我们觉得有必要或有兴趣”“只要对我们的成长有助益”,我们就应该用激情去阅读。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证,最后得出结论:“请用激情去阅读吧!激情将引领生命走向辉煌。” 我们常常习惯于那种“一主题二分段三写作特点”式的机械、冷漠的传统阅读方法,这样去阅读,是永远也无法走进作品中去的。
    阅读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那就是陶冶我们的性情,特别是阅读文学作品,其出发点与归宿,是人的心灵、人的感情、人的精神,所以,唯有用激情去阅读,才能实现人与书之间的深入和细致的沟通与交流,才能将作品的真正魅力,通过你的感受、体验而内化为你的精神。
    这样去阅读,通过日积月累地潜移默化,最终就会提高与升华为我们的内在品格与素质,使我们在阅读中获得成长。读这篇文章,我们从中获得了一个全新的阅读理念。
    拓展训练 1.文章的不少段落都以“用激情去阅读”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为什么要“用激情去阅读”?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加以概括。 3.你平时读书用心、用情了吗,读了本文后你有哪些感悟? 参考答案 《走着读书》 ⒈指有一定品位又时尚。⒉欢迎你加入这个走着读书的年代。
    ⒊因为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只有在匆忙的路上才能以书为伴,以书为友,并感受到从中获得知识的快乐;一回到家里,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最需要的就是休息,也就与书无缘了。⒋结合本文,就书在匆忙的路上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回到家里就变成了“敌人”这一反映时代特征及现代人心理特征的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开卷有益》 1.多读书,常读书,总有好处。2.深入社会生活里,深入斗争生活里,取得活的知识。3.开卷有益。 《阅读需要一种激情》 1.在内容上,因为句句紧扣中心,所以可使中心突出;在形式上,由于它的反复出现,可使层次更清晰;在表达上,可增强语言的气势与节奏感。
    2.用激情去阅读,可以使我们与书本之间的关系由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升到一种共有、互动、沟通的关系及境界中。 3.结合本文,联系自己的读书实践,言之成理即可。 写作实践 文题亮相 书,是通向知识的桥梁;书,是智慧的总汇。不是吗?当我们打开书的时候,就好像打开了世界的大门,历史的通道:广阔的世界缩小了,漫长的历史缩短了。不是吗?当我们打开书的时候,便有可能揭开自然的帷幕,既可以一览宏观世界,也可以洞察微观世界。是故,“开卷有益”才成为千古名训。
    书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东西,在现实中,有人读书条件优越却不懂得珍惜,有人渴望读书却被拒之校门外;有人被书所累,有人为书而醉;有的人,把书当作装饰品,摆在书架上;有的人,见了书就像饥饿的孩子看见面包,舍不得放手……对于书,相信同学们都有很多话想说,那么就请你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个宽泛的话题,只要与“读书”有关即可,同时还不限文体,题目自拟,可以说是给了我们一个全方位展示个性和才华的广阔空间。不过,要想在考场上快速确定写作中心,拟出新颖的题目,把宽题变窄也是很重要的。怎样把宽题变窄呢?给同学们介绍一种方法:补足因素法。
    就是说,我们遇到一个大题目,在不改变原题意的前提下,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给原题补足一些新因素,使题旨显露出来。比如,我们可以选取“记叙读书的经历”“介绍读书的方法”“品说读书的滋味”“漫谈读书的感受”“抒写读书的收获”“渲染读书的陶醉”等角度来取材立意。
    可以记叙读书生活,抒写读书情趣;可以总结读书经验,介绍读书方法;可以畅谈读书体会,感受读书乐趣;可以对读书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也可以进入书中的精彩世界,与作者和书中的人物对话,领悟人生的真谛。总之,这个话题作文完全可以让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佳作展示一 四味书屋 一考生 读书,在绚烂的春天。没有人会否认春天的温暖和浪漫。读你,就像读一个五彩的春天,“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当一本秦文君的《男生贾里》捧在手里,我想没有人会拒绝它的甜蜜,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波澜万丈的人生,但它却让你情不自禁地和书中的人物一起笑,一起哭,一起走过甜蜜的青春年华。读一本好书,就像读一个温暖的春天,让温暖照亮我的心窝! 读书,在热情的夏天。没有人会否认夏天的火热和激情。读你,就像读一个激情的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当一本郭敬明的《1995-2005夏至未至》捧在手里,没有人会拒绝它的热量。
    手心有了温度,眼神有了潮湿,浮草开出了伶仃的花,寂寞推开了沉重的门,和主人公一起走过十里花海,然后就是一望无际的沙漠。灼热的泪无声地滑过脸庞。读一本好书,就像读一个热情的夏天,让热情燃烧我的心窝! 读书,在悲凉的秋天。没有人会否认秋天的苍凉与希冀。读你,就像读一个希冀的秋天,“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了解了保尔悲惨的遭遇,而你却告诉我们有一种力量叫坚强,它能让一切腐朽变为神奇,让人即使在悲凉的秋天也能看到生命的活力。读一本好书,就像读一个希望的秋天,让希望填满我的心窝! 读书,在寒冷的冬天。没有人会否认冬天的寒冷与肃穆。
    读你,就像读一个肃穆的冬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然而,你却告诉我们: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你告诉我们:有一种信念叫坚持,所以寂寞的山谷里,野百合也有春天。读《轮椅上的梦》,你教会我们:即使身处严寒,只要永不言弃,也能活出精彩!读一本好书,就像读一个坚持的冬天,让坚持温暖我的心窝! 成功秘诀 首先,作者别出心裁,把春夏秋冬四季比作四味书屋。
    在四味书屋里,作者遨游在书的海洋里,尽情品读温暖的春天,热情的夏天,希冀的秋天,肃穆的冬天。读书在四季,四季在读书,作者的心也与四季融合、交流。其次,作者巧妙地利用表现春夏秋冬四季的诗词名句来传达自己读书的微妙感受,恰切而又得体。再次,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四季读书的氛围写得轻松而别有一番温情。
    最后,文章各段分别以“读书,在……”这样齐整而富有变化的句子开头,使得行文显得别致而层次清晰。 佳作展示二 一抹书香 一考生 文字之所以比烟花更璀璨,是因为,我可以看着它在光滑的纸页间翩翩起舞,演绎出各种故事,浅吟低唱岁月的美好。 ——题记 那时,我是班上最不受欢迎的“怪物”。在绚烂的阳光下,乌云为我留下了一个孤单的角落。
    庆幸的是,我并不形单影只,书,成为我最忠实的朋友。它忍受了我古怪、孤僻的性格,它接纳了我丑小鸭似的脸蛋。 书,一个好温暖、好亲切的称呼,如雨后的太阳闪烁着湿润的光泽,永远令我爱不释手。 在寂寞里,它告诉我“成大事业者必须忍受孤单”;在失败后,它鼓励我:“就算有一千次失败,也要做一千零一次努力”;在众人的嘲讽、白眼中,它叮咛我:“冷静是给羞辱你的人最好的表情”…… 于是晶莹剔透的文字在一个个夜晚、白天,以金子般细碎闪亮的光芒串连起一个空灵无瑕的世界。我以清澈明亮的目光剖析着这个天地。我变得稳重而笃实,开朗而沉静,活泼而严谨。
    在人生的冬天,书用一个个灵动的文字融化了我心中的冰雪。 当我站在全国作文大赛的颁奖台上,平静地接过特等奖的证书时;当我面对闪烁的镜头,平静地举着话筒采访著名主持人董浩、鞠萍时;当我抱着琴,在祖国五十周年华诞纪念的礼堂里平静地致谢时……我已经学会平静地收获、学习。是灯下读书的日子点燃了我的一个个梦想。 读书,成了我生活的主旋律,成了我生命的主心骨,它是我生命最简朴的表达形式。 生命中,许多味道会被岁月的风冲淡,但一缕温柔的书香久久在袖中萦绕,不用嗅,就沁人心脾。
    成功秘诀 作者怀着一颗感恩之心,用饱蘸感情的笔,生动地记述了自己在“阴霾”的日子里,以书为伴,以书为友,在读书中学会了稳重、笃实,在读书中学会了收获、学习的难忘经历,抒写了在读书中体味书香萦绕,收获成长的快乐。正像作者在题记里所说的那样,这篇文章真可以说是作者运用一支生花妙笔,让那比烟花还要璀璨的文字在光滑的纸页间翩翩起舞,简直能让读者从文字中嗅出缕缕温柔的香。
    文章善用比喻,把书比作以金子般细碎闪亮的光芒将文字串连起的一个空灵无瑕的世界,将读书比作生命最简朴的表达形式,形象地写出了对读书生活的眷恋。 佳作展示三 享受读书的乐趣 谢媛 幼年时代 小时候,我很早就与美丽的白雪公主、可爱的七个小矮人、法力无边的金鱼……交上了朋友。然后告诉小伙伴们安徒生和格林讲给我的一个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享受着他们羡慕的目光。
    在那个连现实与想象都分不清的年龄,童话教会了我去爱他人,爱世界。纯真的我终日沉浸在童话中,想象着自己也拥有一双美丽的水晶鞋、拥有一座金碧辉煌的城堡……美滋滋地沉浸在泡沫一样五颜六色的梦幻中,充满快乐,充满对成长的渴望。 童年时代 走出天真烂漫的童话时代,一篇篇生动优美、清新质朴的美文如磁铁般吸引了我。
     (责任编辑:admin)